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烽火云峰传 作者: 秋红 字数:3281 更新时间:2014-09-05 13:39:00

第五十章 四个人

一切的开始,来自于命运的捉弄。命运的捉弄,来自时局的动荡。那么,时局的动荡来自哪里呢?

“来自哪里,你问了一个谁也无法解释的问题。”

“不是无法解释,而是你不愿说罢了。时局的动荡来自于人们的贪欲,来自于人们心底的黑暗。”

——无恨和朱元璋谈四公子的命运

只见朝堂之上走来一个青丝白发之人,他的面容苍白疲劳,但眼睛却炯炯有神。背虽有点驼,但脊梁却挺的非常直。脚步的声音给人一种稳健有力的感觉。

刘伯温走到朝堂之上后,跪倒在地,口中长呼:臣刘伯温,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刘伯温,口中笑着道:“伯温,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半年的西安一行,秦王治理的西安何如。”

刘伯温见朱元璋相问,答道:“西安在秦王的治理下,民丰而政清、粮足而人乐。”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话,心中大乐。没想到朱樉除了能带兵打仗外,治理国家也是一个好手。

想到,要是以后太子继承皇位后,有他几个能干的弟弟辅佐,大明就可无忧了。

朱元璋还未高兴太久,刘伯温又道:“臣还有一事臣需向陛下禀明,那就是臣在途经西安南宫望将军府外时,南宫望将军向臣祈求道‘现在北元未平,国家还未完定,他心不能安,愿撤去昭武将军一职,自贬到燕王麾下作一参将。”

刘伯温此语一出,朱元璋立即皱起了眉头,因为要说到了解人性,朱元璋是再了解不过了。若南宫望真的有报国之心,早就可以向朝廷提出要去北击元朝余孽,断不会在元朝余孽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的时候,又有了想要北击元朝余孽的心思。而且就算他有这个心思,也不必从正三品自贬到从六品啊?但现在却从刘伯温口中说出,并且刘伯温说是他自己祈求,若说是祈求,到不如说是刘伯温逼他如此。

然而,朱元璋深知刘伯温是怎样的人,让他去逼迫别人,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现在他却在逼迫南宫望,那么,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南宫望作了他不该作的事,刘伯温认为必须要让他得到惩处。

可是刘伯温却没有说明惩处他的理由。而只是以‘自贬’两字处置。这说明这个惩处的理由很不一般,使得刘伯温不敢以此为理由提出。

想到这里,朱元璋动容了。因为能让刘伯温都为之不提的理由,意味着什么。他是最清楚的。

朱元璋大声道:“徐达,武将南宫望的履历你知道吧!知道的话,说来听听。”

徐达急忙道:“南宫望本是江湖上一个末落的世家的家主。元末后,跟随秦王争战天下。在战术上用兵独到、在战场上勇猛过人。他只用了五年时间,就从一个从六品的参将作到了正三品的昭武将军。深得秦王的赏识,现在是秦王的亲信。”

朱元璋听南宫望是朱樉的亲信,知道事情一定与朱樉有关。虽不知是什么事,但从刘伯温的神态和语气上看,知道绝对不简单。于是道“准许南宫望的请求,并且他永不得升为正四品录用。”

朱元璋此语一出,群臣除极少数人揣测到其中的意思外,大多数大臣都想不明白,皇上这是何意。

南宫望如此的效忠,皇上不奖赏则罢,反而要惩处。这不是要让天下所有有报国之意之人寒心吗?但想到皇上一向喜怒无常,主意千奇百怪,众大臣也不敢有人妄语。

刘伯温听朱元璋准了南宫望的事情,知道他已猜到了自己的意思了。也明白退朝后,皇上一定会把自己留下来问明此事,可是到时,自己说出此事后,皇上会作何处理呢?这是刘伯温所担忧的。

果然不出所料,退朝后。朱元璋留下了刘伯温、李善长、徐达三人到‘暖心阁’议事。

刘伯温三人刚进‘暖心阁’,朱元璋就急忙问道:“伯温,这是怎么回事,你要从头道来。决不能有丝毫的隐瞒。”

刘伯温见事已至此,就把自己在南宫府所见所想一切一一禀明。

李善长听着刘伯温的话,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秦王想要暗杀自己的亲哥哥,而另外几位王爷似乎也掺和其中。这是皇上的家事、也是皇室的丑闻,更是天下之大不韪之事。这要是传了出去,不知有多少风波会立时而起,说不定还可能会颠覆刚刚建立的大明。

而徐达听到其他王爷也参与其内时,不由的想到自己的女婿燕王朱棣是否也在其内。顿时,心中忐忑不安,不知皇上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而朱元璋听完后,脸色变化莫测,直到最后完全不动声色的闭上了眼睛。

三人见此,都舒了一口气,知道只要朱元璋能够冷静下来,局面就能稳住。也知道每当朱元璋遇到什么难解的问题时,总要闭上眼睛思考一会。而当他睁开时,有些非常难解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群雄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有多少次重大的难题就是这样解决的。

朱元璋眼睛这次闭的很长,长到他们都不知道有多久。

而刘伯温三人却一动未动的等着朱元璋的睁眼,希望他的睁眼可以使事情能够圆满的解决。

豁然,朱元璋突然睁开了双眼,眼神中已一扫刚才的困惑之色,嘴角露出一丝杀意的道:“善长,你刚才在朝堂上的提议甚好,我们不但要培养自己的江湖势力,还要培养可以解决能够面对一切危机的人才。只有这样,天下才能牢牢的掌握在大明的手中,我现在想听听你所说的要培养之人会从哪里选出。”

李善长听了朱元璋的话,不知皇上在想什么,刚刚还在谈论秦王之事,为何马上又转到朝堂上之话题了呢?心中不安的道:“微臣准备招纳天下有才能之幼童,选出其中最为有资质者,进行培养。”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不用麻烦了,人就从三大世家中选出。”

李善长一愣,不解道:“这是为何,皇上···,要是从三大世家中选人,选出之人未定会听从我们的安排呀!”

朱元璋笑道:“我把培养的目标定在三大世家中,是因为只有世家家主妻妾众多。而门派的掌门都是江湖儿女,只有一妻。而妻妾多,所生的子女必多;子女多,必有亲疏之别。亲者得其家族疼爱,疏者遭其家族憎恨。每个世家皆是如此。而朝廷要每个世家家主选己一八岁男孩,由朝廷代为培育成才。每位世家家主必以为是朝廷为使江湖平静,而把他们的孩子扣押成人质,以便威慑。但朝廷既已下旨,他们又不得不从。所以,他们所选之子,必是其所最不喜者。而所选之子在家族中遭受了八年的冷讽。日后,必不会相帮于自己的世家,反而会压制。这样,就不用担心日后他会偏向江湖的一方。有此一点,‘哼’我认为,把目标定在从世家家里选拔江湖人才最为好。”

李善长细想了一下,暗自佩服朱元璋所出主意之精妙,不由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接着道:“既然你也认为可行,那就让三大世家中各选出一个年龄不低于八岁的孩子,五天内送来应天培养。”说罢,又冷哼一声,“另外,让南宫望也不要去作什么参将了,让他重新回归武林再振兴自己南宫世家吧!不过,他在五天内要和三大世家一样也送一个自己的孩子过来。

哼、哼、我要把这四个孩子培养成,让天下之人都不敢再有,逆我之意的存在;也要这四个孩子成为我大明长治久安的工具。

东方、西门、南宫、北荣。

以后这四个孩子就叫做

日、

月、

星、

辰.”

朱元璋说最后一句话时,语气冰冷的让人不寒而栗。

三人听完朱元璋的话,好像身处冰窖一般,内心发着瑟瑟的冷意。

而刘伯温由于没有在朝堂上听到李善长的建议,虽感觉到什么,但对朱元璋的话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不过,徐达和李善长却是听的一清二楚。

只是从朱元璋的语气中感到用意好像已与李善长出此计的本意所偏离。

但徐达听朱元璋的意思并不打算深挖刚才刺杀太子一事,首先放下心来。知道不管朱棣有没有参与,此事现在总算已经过去。马上道:“陛下,等这四个孩子到时,我一定会做他们的第一个师父,教他们如何行军布阵、沙场对决,以待日后他们也可以成为战场上的猛将。”

李善长也随着符合道:“陛下,臣也一定会尽其所学,把一生的学识倾囊相授,使他们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谁知,朱元璋听了二人的话,却摇了摇头,一字字的说道:“他们只会有一个老师,一个使他们终生都不会忘记的老师。那就是·····他。”

“他。”当朱元璋嘴中出来这个字时,刘伯温第一个想起了“他”,接着,立即是想要反对的,可是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音来。原因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李善长听到这个字,也是知道这个人的,可是也只敢用‘他’来称呼。好像怕只要叫出他的名字,他就能立刻出现一样。李善长并不希望“他”,因为“他”每次出现,李善长都会感到很痛苦。

“他。”徐达也知道说的是谁,听到这个字后,在未得到皇上赐座的情况下,“噗通”一声坐在了‘暖心阁’的长椅上,因为他的腿抖得厉害,再也难以站立。

朱元璋好像也不想过多的提起“他”,提过后,马上端起桌上的一杯茶一饮而尽。

作者的话
秋红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