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平原
沿淅水向南,出双河镇十五里,至丹江,再向南,前往樊城,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一面沿着丹江,一面背靠崇山峻岭的小路;另外一条则是穿过宽阔的豫中平原,擦过邓州边缘,直指樊城的大路——这是一条最近的路线。
大约270里的路程,如果只走小路,山路险远,单程绝对不下十天。而选择大路就要快的多。
只要三天!
也只有三天!
在李桢的反复计算中,这是红衫军唯一一个机会——如果不能迅速拿下樊城,乃至襄阳,都是为他人做嫁。
可是,诱惑实在太大了——独霸汉水!下一步就可以从容的割据湖北。
在李桢的记忆中,襄樊此时正是短暂的无主之地。在西营偷袭了襄阳,大肆抢掠了一番后,就在明军还没有反扑的情形下,又不可思议的撤退了——甚至连樊城也没有去认真的攻打一下,更别说做出割据荆襄的姿势了。
接下来,四面的明军立刻围拢过来,把撤退的西营一阵狂殴。张献忠从湖北的汉水平原一溃千里,一直退到皖西的深山老林才重新站稳脚跟——这就是不远的将来,事情的大致脉络——西营就好像一个临时的主角,闪亮登场,却立刻又被挑剔的观众狼狈不堪的赶下舞台。
虽然危机重重,可是,那里依然有着强烈的诱惑力,这让一直隐藏在黑暗中观望的李桢也忍耐不住——也许,自己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提前进入这个舞台的中心呢?
全军开拔的一日后。
旷野的寒风带着肃杀之气吹拂过李桢的脸庞。虽然已是初春,但是一入平原,依然是一片空旷,罕见人际。
随着地面有节奏的的颤抖,一排骑兵由远到近的飞奔而来。
正是韩大虎亲自率领的侦查骑兵队。
一个小队五骑,全部轻装。除了一把血锋刀和一袋干粮,什么都不带。依托着辎重部队,全面撒开,在方圆二十里,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侦查幕。
远远的,韩大虎瓮声瓮气的声音就传了过来:“首领!前面二十里就是邓州地界了。周围的寨子,俺们真的不攻几个下来示威?”
“少废话,天色也不早了,你们骑兵队还要帮着大军找到宿营地,设置烽喉警戒,邓州还有明军驻守,切不可掉以轻心!”
时间就是一切,李桢这时可没有闲工夫去理会那些乡绅的土寨子。如果攻下樊城,控制襄阳,将来这些寨子更是不战而下。
韩大虎答应了一声,呼啸而去。回头一望,行进中的红衫军纵队就像一条蜿蜒的长蛇,一眼看不到边。对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李桢不由得皱了皱眉。
离开了淅川山地的保护,在这片空旷的平原上,一切都显得这么渺小和软弱。虽然,邓州只有虎大威的一营明军,但是作为红衫军的主帅,他还是毫无来由的担心那潜伏在暮色里的危机,会不会像一条猛兽一样突然窜出来,一口咬在这条长蛇的咽喉上——这可是在这乱世中唯一的希望。
“首领,邓州官军会不会抢先行动?”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刘天正突然问道。
如果是姜涛在这里,一定会告诉他,官兵的行动都是要有命令约束的。特别是转移防地这样的大事。襄阳被袭在仓促之间,在这个空档里,谁给周围官军发布救援的命令?要知道此时杨嗣昌还远在数百里之外。没有命令而擅自转移防地,就算是做对了,也要被革职,这样的傻事,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去做。所以,邓州的虎大威,要么因城而守;要么,就出城野战。
想到这里,李桢微微摇了摇头,又轻轻点点头。小声道:“邓州官军绝不会去援樊城,但是,如果虎大威够胆,倒是有可能出城阻截我们。只要过了这片平原,红衫军就再无阻碍了。”
“连夜行军?”听到这里,刘天正脱口而出。
“不可!”李桢几乎是本能的否决了。
天色很快就要暗下来了,连夜行军不仅仅要求麾下的士卒不能有夜盲症的问题,更要求各级的士官都能熟练的掌握部队。后一点,在红衫军没有扩编之前还勉强能够做到,可是对于只是训练了几个月的新兵——即使是按照戚继光的练兵纪要严格训练——在李帧看来,依然无法胜任。
前军已经深入了邓州西面的小平原。只见周围的大小山丘在夕阳下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芒。而樊城,就在最远处山丘的后面。
李帧站直了身体,眼睛死死的盯着南边连绵的山丘,沉默了半响,终于轻轻叹了口气,大声下令道:“全军停止,停止!就在前面平原的边缘,原地扎营!”
命令传了下去,行军的纵队立刻向防御队形转换,翼护着辎重兵缓缓进入平原的边缘。很快,打桩的声音此起彼伏,营地的护墙正在迅速耸立。
得得的马蹄声从前方奔来。韩大虎远远的就喊道:“首领,周围三十里都没有官军的动静!前锋已经远远看到樊城的城墙了!大军再前进一步就能抵达樊城,何不连夜攻下樊城,在城里休息?”
“大虎,你说的固然不错。”等韩大虎奔到跟前,李帧温言道:“可是,这一路居然连官军的一个探子都没看到,你们不觉得有些太顺利了?”
当了多年侦察兵的直觉让李帧感觉很不踏实。连一个探子都没有抓到,更让李帧心里隐隐不安。说完他就制止了韩大虎继续想说的话,用斩钉截铁的口吻道:“先让骑兵撤回来吧,护住营地!”为了安全起见,他终于下定决心寻找一个合适的宿营地静候一夜。只剩下半天的路程了,就算明日一早再赶路也来得及。
就在李帧下令红衫军就地扎营的时候,离开行军路面的不远处,一丛浓密的灌木微微的动了一下,就好像被风吹了一下。但是在暮色中,谁也没有在意这小小的动静。
还在三天前,邓州府衙。
“西贼已下襄阳,着实令人忧心呀!”穿着朝服的邓州知府身材微胖,眼圈乌黑,显然真的是忧心忡忡了。一边愁眉苦脸的说着,一边还频频注视着虎大威。
“虎帅。贵军的三营人马还是进城驻扎稳妥一些。”见到虎大威神情淡淡的样子,知府不由得加了一句。
“不妥!”听到这里,虎大威终于踏前一步,粗豪的脸上显示出少有的精明。
“为何?”知府脸色微变。随着杨嗣昌的外出督军,丘八们的气焰又再次嚣张了起来,以前都是低声下气的武将也渐渐不把文官放在眼里。莫非对方要趁机要挟,抬高进城驻守的要价?想到这里知府也不由得心中一紧。
“在下已承蒙知府颇多关照,虎营非但扩充了人马,而且军械粮草完足。”似乎是感到知府的担心,虎大威首先感谢了一番,顿时让议事的气氛融洽了起来。
“在此风雨飘摇之际,虎营如果入城,则成死棋一枚。因为,无论西贼还是闯贼,兵力都大大优于官军。只有虎营在外,才可以和邓州互为犄角,不让贼军轻易围城。”顿了顿,似乎是让听众消化一下似的,虎大威
停了一会儿才继续说:
“而且,闯贼远在洛邑,邓州所患者,唯有西贼。”说着,他走到知府前面的案几处,摊开地图,手指一边在襄阳和邓州一带游移着,一边一字一顿的解释着:“邓州前列荆山,后峙熊耳,宛叶障其左,郧谷拱其右,据江汉之上游,处秦楚之扼塞,地形颇为要紧。如果西贼继续北上,则必攻邓州。”
刚刚轻松起来的气氛一下子再次紧张起来。虽然是春寒料峭,知府的额头都冒出了汗珠。可是文武殊途,他现在也只能耐心的听着。
“西贼若想攻下邓州,必先拿下樊城,邓州西南百余里有洞儿山,七十余里有析隈山,五十余里有紫荆山,虎营可以依托这些山丘徐徐抵抗,等贼到了城下也已经成立疲兵,这样才能保住邓州无恙。”
这几乎就是红衫军对付虎大威的战略,现在被虎大威琢磨了一番,几乎是原封不动的介绍给了邓州知府。
“嗯,如此甚好。”虽然没有听的太懂,可是,的确能把敌军抵挡在百里之外还是让知府颇感欣慰。于是很快就首肯了虎大威的计划。
一万五千人的官军,就这样分开布置在邓州城外,离开邓州最近的紫荆山,布置了大约一万兵马。在所有的兵力都部署停当后,探子突然带来了后背有大军行进的消息。
“敌军服饰的颜色颇像官军,但是样式却截然不同,头盔也很怪异……”
“不用说了。”探马是本地人,但是仅仅从他的描述中,就让虎大威的记忆一下子清晰了起来。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遇上老对手了。
“是红衫贼!”他咬牙切齿的道。
“贼人居然扎营了?”
“是,贼人很是小心。似乎是想穿过平原,往樊城方向行军。”
难道是想和西贼合流?虎大威吸了一口凉气,顿时感觉棘手起来了。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就是腹背受敌了。
想到这里,他立刻站了起来,对探马道:“带路,让本帅看看贼军的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