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山河乱之豪侠战天录 作者: 真一百八十斤 字数:3722 更新时间:2013-05-03 22:07:00

第二十八章 胡顺来投

左天信与叶知秋两人听完胡二爷的讲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良久,胡二爷说道:“叶先生,不知道在下的病可还能医治?”

胡二爷叫了两三次叶先生,叶知秋才从深思中回过神来:“哦,根治是不可能了,不过我给你开个药方,每日服用一次,不动怒,再活个二十年还是没问题的。”

叶知秋认真的将一张药单递给胡二爷,胡二爷双手接过药单千恩万谢:“胡顺,赶紧给恩人磕头。”

名叫胡顺的少年立刻跪地磕起了响头,叶知秋急忙拦了下来。

胡二爷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叶知秋所写的药单用药极其简单便宜,十多味药中只有两味药需要到药房购买,正适合胡二爷家的情况。

左天信与叶知秋离开胡二爷家,在街上胡乱的逛了一圈直到夜幕降临,确定没有人尾随后悄悄地溜进了左家老宅。

两人悄无声息地落在左家老宅的后花园附近,左天信凭着小时候模糊的记忆带着叶知秋一路来到正厅的侧门。

“这里就是正厅了,按照胡二爷的说法,那个名叫敖进的匪兵头目应该有几掌劈在了正厅的立柱上。”左天信说道。

这次两人来的目的只是叶知秋突然对敖进的手法感兴趣,想实际查看一下。

两人走进正厅不时地用手拨开已经半人高的杂草,径直地走到胡二爷所说的立柱前。

大厅的立柱由于年久失修,原本鲜艳的油漆已经有些剥落了,不过看得木料很不错,这么多年的风雨侵蚀并没有让它有多少的腐朽。

左天信和叶知秋两人挨个在四根巨大的立柱前查看着,终于在两根立柱前分别发现了三个手掌印。

“好强的掌力,居然凝而不散。”叶知秋将自己的手放在掌印上感受着敖进的掌力。

“叶师兄,你看这个。”昨天信将叶知秋拉到大厅前的一段石板路上说道。

“这是……金刚伏虎功!”叶知秋惊讶地看着石板路上的痕迹说道。

由于胡二爷的见识问题,他只是在回忆中说敖进有种十分厉害的掌法,能够将敌人的招式统统压制。

“看来这就是胡二爷说的那个让左武明身亡的神秘武技。”左天信说道。

“不对!”叶知秋蹲下身看着痕迹说道,“这不完全是卢四海的金刚伏虎功,更像是个半吊子。”

叶知秋继续解释道:“卢四海的金刚伏虎功以牵引压制为主,留下的痕迹大多是对手的,而这处痕迹完全是由金刚伏虎功造成的,说明使用只得其形,未得其神。”

叶知秋有着重说明了一下,金刚伏虎功虽然与八式铁掌、王家推碑手共称三大掌,但是金刚伏虎功是唯一一个以巧破千钧的掌法。

“看来这个敖进也是个追求力量的武者。”左天信说道。

“以力入道还好,我曾经见过以杀入道的,那才是真正的狠人。”叶知秋随口说道。

两人又仔细看了一下最后才离开了老宅。

第二天两人一大早就离开了冥武县,直奔下一站宁县。

两人骑在马上慢腾腾地走着,走了大半天都还没有离开冥武县的地界。

“前面有个茶棚!”叶知秋不愧为走到哪吃到哪的吃货。

“都晌午了,也该吃点东西了。”昨天信故意提高嗓门说道。

两人下马走到茶棚前。

“老板,两笼包子,一壶茶!”叶知秋大声叫道。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整个茶棚生意不错,老板有点忙不过来,于是大声叫道:“死小子!赶紧出来帮忙!”

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慢吞吞地从茶棚后面的草屋里走了出来。

男孩将老板手里的蒸笼送到左天信的桌上,随口说道:“有绿豆粥要不?”

“好喝吗?”叶知秋问道。

“一般。”男孩刚说完,后脑勺就被老板一个爆栗。

“呵呵,两位公子不要听犬子胡说,方圆几十里谁不知道我张老爹的绿豆粥是最好吃的。”张老爹夸耀着说道。

“那就来两碗吧!”叶知秋说道。

两人绿豆粥就着包子吃得不亦乐乎,可苦一直跟在两人身后的胡顺。

“过来喝点绿豆粥吧,小心别中暑了。”左天信冲着远处的胡顺说道。

原来胡顺在两人离开后就被胡二爷赶出了家,说胡顺一辈子跟着自己只会是个没有前途的小贩,只有跟贵人才能有出息,于是老实巴交的胡顺就认定左叶二人就是自己的贵人,在城门口苦等了一个晚上,但是又羞于表达自己只好尾随二人。

胡顺害羞走到左天信的身旁坐了下来。

“胡顺!”叶知秋看着老实巴交的胡顺问道,“除了做米花糖你还会什么?”

“使棍!”胡顺说,“二爷教过我棍法,我使得可好了。”

胡顺说完从身后抽出三节相连的铁棍,啪的一甩变成一根齐眉棍,赫然就是胡二爷家里那根黝黑的镔铁长棍。

“收起来!”左天信突然大叫。

胡顺被左天信吓了一大跳,赶紧将齐眉棍还原收了起来。

“老板收钱!”叶知秋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刻结账走人。

三人走了许久,终于在一处小溪旁停了下来。

“把你的棍子给我!”左天信说道。

“哦。”胡顺说道。

左天信接过胡顺的三节棍,也学着胡顺的样子啪的一甩,接过三节棍还是三节棍。

“这……”左天信尴尬说道。

叶知秋挠了挠下巴说道:“让我试试!”

叶知秋接过三节棍,慢慢地将玄气注入棍体,啪地一甩三节棍立刻合成一根齐眉棍。

“真开不出来啊,胡顺你居然是个聚气期的高手啊!”叶知秋将棍子还给胡顺,胡顺熟练将齐眉棍还原成了三节棍。

“啥叫聚气期高手啊!”胡顺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道。

“这个以后再给你解释,你先告诉我这个齐眉棍是怎么回事。”左天信说道。

胡顺支支吾吾地说了半天,两人终于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胡顺从小被胡二爷收养,闲来没事的胡二爷就开始教导胡顺练习功法和武技,哪知道平时老实巴交胡顺一练起武来简直就是个天才,虽然只有十多岁,但是已经进入了聚气一重的境界,由于平时经常劳作也就没人在意胡顺略微强壮的身体。

一年前,胡顺从胡二爷手里接过镔铁长棍,从此这根来历不明的镔铁长棍就成了胡顺扁担和武器。

“看来这根镔铁长棍就是翻江蛟,”左天信小声对叶知秋说道,“我记得小时候曾听族里的长辈说过,翻江蛟只有在聚气期才能发挥全部威力,看来就是指的这个,但是样子好像不对。”

“胡顺,把棍子给我。”叶知秋又要过棍子,径直走到小溪边,突然将手里的棍子扔进了小溪的中央。

小溪的水流不快,但是中央最深处也有膝盖深,棍子落入水中溅起了一阵水花。

胡顺见状连裤脚都来不及挽跑到水中捡起了棍子。

“果然重量不对。”叶知秋说道。

原来当长棍第一次入手时,叶知秋就觉得长棍的重量似乎有点偏轻,这次通过溅起的水花充分证明了叶知秋的猜想。

“看来这个胡二爷在翻江蛟上包裹了一层镔铁。”叶知秋说道,“镔铁的来源应该就是他自己的镔铁长棍。”

左天信经叶知秋这么一说这才想起来胡二爷家两个使棍的居然就一根齐眉棍。

“小子,你运气不错,小小年纪就有了一把宝器级别的武器。”叶知秋拍了拍胡顺肩膀说道。

“啥?宝器?宝器不是骂人的吗?”胡顺说道。

“你娃还真是个宝器!”左天信用冥武县方言调侃道。

三人收拾好东西又继续想宁县出发,由于只有两匹马,三人直到两天后的下午才赶到了宁县县城。

“这就是宁县吗?”胡顺说道。

“你没来过?”左天信说道。

“没,二爷说我太老实,不让我出远门。”胡顺回答。

“进城!进城!早就想吃宁县的竹笋鸡了,快点!”叶知秋说道。

三人进了城,落脚在一家靠近宁县县衙的客栈里。

一到客栈,叶知秋免不得又是一顿胡吃海塞,这顿饭一直吃到天黑才结束,那吃得是旁边的食客惊恐不已,吃得是掌柜的幸喜若狂。

三人在掌柜的欢送下走进了客房,打发走小二,叶知秋看着胡顺说道:“胡顺,我有一件重要的东西要交给你保管。”

胡顺:“没问题,叶大哥,人在东西在!”

叶知秋从身上掏出一封信说道:“这是一封关系到我们三人性命的东西,现在我和你左二哥要出门办事,你就呆在这里不要离开,保护好这封信。”

胡顺郑重地点了点头,左天信摇着头和叶知秋离开了客栈。

两人一路闲逛来到一个死胡同,脱掉外衣换上背囊里的夜行衣,几个起落后来到了县衙的外墙上。

“根据一般县衙的布局,案宗应该放在县衙的后院,也就是那里。”叶知秋指了指远处两个衙役看守的小屋说道。

“我先去,随后你跟上。”叶知秋悄无声息地落到小屋房顶上小心将瓦片掀开。

叶知秋小声骂道:“这谁***设计的!”

原来小屋的瓦片下面除了屋梁还有一层由原木组成的隔离层,密密麻麻的的原木将屋顶死死的塞了个满。

叶知秋示意左天信稍等片刻,自己则悄悄溜到房檐边上,小心地从怀里摸出一包透明的粉末撒了下去。

片刻过后,两个衙役几乎同时晕倒在地,叶知秋示意左天信来到正门。

“开锁!”叶知秋小声地说道。

左天信一边开锁一边问道:“干吗从正门进去,房上进不去吗?”

“我也想啊,可是瓦片下面全***是原木!我又不是白蚁!”叶知秋愤怒地说道。

两人推开门,里面两排书架,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案宗。

“快找!”叶知秋说道,两人立刻分头找了起来。

不一会儿终于在靠中间的书架上找到了左元志的案宗,叶知秋快速地翻看着案宗,不一会儿就看完了整个案宗。

“都记下了?”左天信说道。

“嗯!”叶知秋。

两人还原好门锁,故意等待巡逻的衙役前来才迅速地离开了衙门。

衙门里顿时锣声大作,由于衙门里唯一个聚气期的捕头外出办事,几个只有淬体期捕头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二人离开。

回到客栈,已经换好衣服的二人推门而进,装作喝醉了酒一样走进了房间。

“叶大哥,左二哥,你们到底干嘛去了?”胡顺说道。

“我们喝酒去了。”左天信说道。

“对,喝酒,喝花酒去了。”叶知秋补充道。

“哦~~啥叫花酒啊?老听家里的王大娘骂自己儿子,说喝花酒,到底花酒是啥啊,诶,你们别睡啊,告诉我花酒到底是个啥东西啊!”胡顺见二人准备睡觉立刻纠缠了起来。

第二天,宁县就传开了,昨夜里衙门里遭了贼人了,据说贼人误将存放案宗的屋子当成了库房,还好门还没开就被发现了。

此时,两个贼人伙同着一个老实人早已离开了县城来到灰河村。

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