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要挟
陆豹用冷水泼醒了四人。
“是谁派你们来的?”高征开始审问了。
“你们这样羞辱六扇门的人,不怕后果吗?”躺在地上的第一个人说道。
“啊!六扇门的啊,我好怕哦!”高征向后退了一步,双手缩在胸前。
“如果你们现在放了我等,我保证既往不咎。”
“是吗?”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少爷,六扇门是干什么的?”旺财问高征。
“大概是做生意的吧!不过,能开六扇门的屋子也够大的了,是买布的吧!”高征知道旺财在调侃,很是配合。
“一个屋子能开出六扇门的,不只是买布的,有可能是怡红院啊!”陆豹也听明白了的。
“不是买布的!也不是怡红院!六扇门是衙门!”躺在地上的那人很是着急,连连摇着手。
“六扇门是衙门?你骗我的吧!我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这样说的呢!”高征说。
“六扇门真的是衙门,你怎么能不知道!”那人着急了。
“我为什么要知道?”
“你们大明朝人怎么会不知道六扇门就是衙门!连我们扶桑人都知道的。”看来真是着急了,直接说出了真实身份。
“哈哈!你们是扶桑人啊!”旺财笑着说到。
那人立即闭嘴,知道自己说漏嘴了。
“少爷,果真厉害!”旺财拍着高征马屁,高征微微一笑。
“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些人的真实身份,那就好办了!走,我们去看看受伤的女子。”高征出了房间。
“姑娘,我们少爷来看你了。”旺财敲了敲门。
“请进来,门没有拴!”
一进门见女子躺在床上,烛光摇曳在开门时进来的风中,“姑娘是何人?为何会被扶桑武士追杀?”高征开门见山。
“我叫胡涵瑶,是徽州绩溪人氏。”女子说着,眼神里流露出思乡之意。
“绩溪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啊!”高征很有感触。
“你去过绩溪?”
“身未至,心向往之!我很是仰慕绩溪一先贤。”
“哦,何人?”
“梅林公!”
“呜呜!”胡涵瑶嚎啕大哭了起来,十分伤心。
“莫非姑娘认识梅林公?”
“正是家父!”胡涵瑶哭的芙蓉泣露,海棠带雨,梨花落泪。
高征递了手绢,胡涵瑶伸手接过,慢慢的拭着眼泪。
高征说的“梅林公”即是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人。短短六年间,以其雄才大略取得抗倭斗争前所未有胜利,浙江倭患基本平息,开始剿灭福建倭寇,为大明社稷立下赫赫战功。
嘉靖十七年进士,历任益都,余姚知县,后为湖广道御史,御史巡按宣府、大同,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三十四年擢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浙江。三十五年擢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浙、闽总督,诱降并歼灭倭寇的徐海、陈东等部。三十九年以平海盗汪直功加太子太保,晋兵部尚书,四十一年入狱,四十四年再次入狱并死于狱中。
高征敬佩胡宗宪的武功谋略,却又感叹胡宗宪的遭遇。
“胡姑娘好些了吗?”
胡涵瑶收拾了一下情绪,点点头。
“胡姑娘,为何你会被倭寇武士追杀?”
“是倭寇武士,不是捕快?”胡涵瑶也疑惑了。
“胡姑娘好生安歇!”既然不知就不用问了,高征告辞了。
“走,我们接着审问那四个扶扶桑人。”高征出了门就走向了扶桑武士的房间。
“是谁指使你们来的?所谓何事?”高征问道。
“呵呵!我是不会告诉你的?”面向高征的第一个人本人说到。
“八嘎呀咯!”高征骂了句,抗日剧看多了,自然就会了几句。
“あなたは扶桑人です?”那人说了句扶桑话。
高征听懂了“扶桑”两个字,猜测那人在问自己是不是扶桑人,便点点头。
“不怕告诉你,丰臣秀吉见了我,都要让三分!”高征严肃的说,不似讲笑。
“你既已知道大名之名,那也不怕告诉你。”那人人说道。
“八嘎!”第二个人骂道,其他的几个也骂开了,然后几个人开始了激烈的争吵,高征饶有兴趣的看着四人争吵。
突然四人均不做声了,再看时,四人头偏向一边,倒在地上。陆豹正要上前查看,一只飞镖飞向高征,陆豹眼明手快用刀挡开,一个黑影在窗户边一闪而过。
陆豹要追出去,高征阻拦了“穷寇莫追!”,看四人时,均是中镖而亡。高征带着陆豹立刻赶往了胡涵瑶房间,见胡涵瑶并没有受到影响就放心了不少。
“少爷,这如何是好?”旺财很是担心,“客栈里有人被杀,官府迟早会来问话的”。
“回府!”
高征让旺财留了一锭银子后,带着胡涵瑶立即出了客栈,一路上不停的在观察情况,确定没人跟踪时,才回到府上。
高征回府,自然走的是大门。高征连夜见了高拱,高拱睡眼惺忪。高征简单的介绍了事情经过。
高拱见儿子安排的很是谨慎,颇感欣慰,虽说是离家出走了,也并没有追究。
“你先回书房,让旺财来见我,安排胡姑娘先住下,再加强警卫。”高拱马上理清了头绪,公主选驸马的事情迫在眉睫,还是等选了驸马过后再来处理。
回到书房,睡了一觉,第二天,高征见了胡涵瑶。
“胡姑娘,可以说真话了吧?”
“什么真话?”
“胡姑娘知道这是哪里吧?”
“知道!”
“知道我是谁吧?”
“知道!”
“相信胡姑娘也知道我没有恶意,否则也不会带姑娘回来了。其实,我被我爹逼着去应征驸马之位,我不太愿意,夜逃,正好遇上姑娘,姑娘应该知道那四人的真实身份吧!”
“也罢!我说吧。我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否则也不会来了。我知道那四人是扶桑武士。”
“追杀你所谓何事?”
“为了一封信!”
“信?”
“恩,是一封丰臣秀吉写给朝中某个大臣的信。”
“信在你手里?”
“不在,被我藏起来了。因为机缘巧合,信落入我手中。信中由那大臣和丰臣秀吉勾结的证据,信一入我手,便被发现,就有人追杀我。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姑娘严重了!令尊是我敬佩之人,我也知道令尊是冤枉的,我会求我爹在圣上面前为令尊陈说冤情的。”
“多谢公子!我啊爹要是还在,一定会请公子喝一杯的。”
高拱下朝回府之后,高征见了高拱。
“不知父亲大人怎么看胡宗宪?”
“征儿,可知扶桑与我天朝之恩怨?”高拱并没有回到高征的问话,反而问起了高征。
“先帝时曾颁布了海禁令,扶桑人不满,故而在沿海烧杀抢掠。”
“征儿,你只知其一。在前朝时,大将范文虎,曾甩十万大军征讨扶桑,虽遇风暴而返,还是重创了扶桑人,故而自彼时便结仇。本朝洪武帝,曾遣人招抚扶桑,扶桑才称臣。”
“爹,这个我知道。虽然扶桑人写信给洪武帝时称臣,但是很是狂妄啊!”
“你是从何得知的?”
“爹你忘了,我见过扶桑人了?”其实,高征是读了清朝官修《明史》之“外国传·霓虹”才知道的,当然不能说实话了。
“恩!当时扶桑人给洪武帝写的信陈列在皇宫,我有幸看到。‘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昔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差。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国图之。”态度强硬,嚣张之情溢于言表。”
“莫非是扶桑人借禁海令来伺机报复?不是海禁引来倭患,而是倭患导致了海禁。”高征揣摩到。
“我儿由此见识,我很欣慰!当时,我人微言轻,进言先帝不必禁海,先帝听不进去。后来,倭寇焚治所,掳掠子女财帛不可胜数,深入内地,杀掠甚惨,数百里内,人皆窜亡,困苦极矣。掠袁花镇,焚劫甚惨,平民死伤者堵塞了路途,繁华乐土一夜之间化做荒野。幸得胡宗宪都督浙、闽,抗击倭寇,才使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父亲大人是很欣赏胡宗宪的了?”
“可惜,胡宗宪遇难时,我没有帮上忙。”高拱很是遗憾。
“所以爹昨晚会收留胡涵瑶?”
“对!”
“那爹可不可以上朝时在皇上面前给胡宗宪澄清一下?人虽死,但功尚在,百姓也得其福!”
“爹现在很忙,空闲了再说,你该回去读书了!”高拱并没有答应高征。
“爹,看来是不肯去办了?”
“又如何?”
“爹不去,我就不去应选驸马!”
“你要挟我?”
“又如何?”
“来人,送少爷回书房,一天内不准吃饭,多派点人来加强看守。我高拱还从来没有被人要挟过!”
高征又被囚禁了。
到了晚上时,高征饿的实在受不了,让看守下人请来了高拱。
“爹,我想通了,我身为高家子孙,为高家应选驸马理所应该。我答应爹,不会逃跑,会好好的准备。”应选驸马是真,不逃跑也是真,不过高征的想法是打败敌人成为驸马之时,皇上自然会召见,到时自己为胡宗宪陈述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