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重生之大宋武皇 作者: 凨语 字数:2853 更新时间:2013-03-22 05:45:00

第四章:文第一,誉满京华

第四章:文第一,誉满京华

话说张枫下山后,在苏州居住了两年,住在一个知府家里。知府名叫王海,早年和张老道交好,于是让张枫认王海为义父。便于以后发展有个名分,所以三年前的解试期间就在王海家里度过的。

两年来,王海对张枫照顾有加,请夫子,拜名师。张枫前世本就是文科出身,典型的文艺青年,文学功底不弱。因此他也不负众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造诣。王海是看在眼里,那是甜在心里。老来无子,只有一女膝下承欢终究不美,如今有这么个义子,文武全才,夫复何求。于是时至今日,才有了张枫京城文武赶考的这一幕。

三日后,文渊阁。

“吴涛,你作为主考,本届有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位六十岁许,发白胡须,满头银发,但双目有神。穿一身官府的老人站立在文案前,手上的笔依旧写着书法,没有抬头。

“回禀恩师,本届确有一人文采风流,才华出众,书法独树一帜,学生叹服!”如果张枫在这里一定认得此人,他就当日看他试卷的主考官。

“哦?竟能让你如此推崇,难得,难得!”老人停住了手中笔。微笑的看着吴涛。

“此人名唤张枫!”吴涛尊敬答道。

“那么送到皇上那的三份考卷中应该有他的,我大宋又多一人才!”老人不急不慢的低声自语,苍老浑浊的眼神中闪现一丝的欣慰。

“恩师,这字可否送与学生?”吴涛看着文案上老人刚写好的字说。

“这精忠报国四个字,铭记于心方为真!徒于表面者,不美、不善、不真!”

“学生受教了!”吴涛深施一礼,脸上尽是羞愧之色。

突然从门口进来一位公公,急急忙忙道:“传皇上口谕,宣周相国御书房议事。”于是老人放下笔,与公公匆匆向御书房赶去。这位老人不是别人,乃是当今宰相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省斋居士,青原野夫,又号平圆老叟。

御书房中,孝宗赵昚看着面前的两份试卷,一时间难以割舍。就抬起头,看向御案前面的周必大:“周相,你来看一看,这两份应该朕该点谁为第一呢?”

周必大走到近前观看这两份试卷,从内容上均是无可挑剔,辞藻华丽,文笔优美。从书法上看,左手边的试卷更胜一筹,苍劲有力、飘若浮云,行云流水;但却文意未尽。右手边试卷虽然书法不及左边,但却文意透彻。看到这里,周必大心里已经有数。

“皇上,老臣觉得右边的略胜一筹,然左边的虽然论书法,辞藻,观点,理解,,,,,,均略胜于右边,但是感觉文意未尽,貌似时间仓促所致。”周必大如实说出自己的看法,虽然他可能猜到左边的那份就是吴涛说的张枫试卷。可见周相是一个耿直公正之人。

“嗯,那好,就以爱卿所言。”孝宗说着揭开糊在两份试卷的纸条。

“嘉兴卫泾,苏州张枫,嗯?苏州张枫?”孝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惊讶的看着试卷上的名字。

“是他!”

“皇上,认识此人?”周必大也是一惊,皇上怎么会认识张枫。皇上没有回答他,又缓缓的坐了下来。随手打开第三份试卷名字。

“传朕旨意,本届秋闱,前三名分别为苏州张枫,嘉兴卫泾,岳州李岳。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孝宗沉思良久便传旨钦定了今科的前三甲。

“皇上,刚才不是。。。。。。”周必大疑惑了,刚才不是说的好好的吗,应该是左手边的嘉兴卫泾吗。

“哦,对,再补上一句,三日后宣文武状元张枫进宫面圣,赐锦衣玉带,拟旨去吧。”孝宗对身边的梁公公补了一句。

“是”梁公公随后退出御书房,传旨去了。

“文武双状元?这。。。。。。文武同时考试,文三日,武四日,武早文一日开考。他是怎么岔开时间的,除非,除非,他文试只考一天!这就难怪他文意未尽,感情是在赶时间参加武考啊。”周必大想到此处,不禁哑然失笑,心想这家伙还真会整。

“恭喜皇上,此子能夺双魁,定然不凡,难得难得,我大宋又多一奇才也!”周必大此时也很欣慰,大宋重文轻武,积弱已久,定都汴梁时受西夏,辽国欺压;迁都临安时辽国虽已不复当年,但又受金国,与蒙古的凌辱。上至朝廷众人,下至黎明百姓,无一不忍辱难伸。或许有这么个文武均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现能给这羸弱的朝廷带来一丝正气。

“爱卿说的好,前日,朕在武考的凉棚里见过他,武艺不凡,枪法高超,有当年鄂国公之风范!实在难得。”孝宗说的鄂国公乃是抗金名将岳飞岳元帅。

孝宗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中兴之主,他一直希望能够收复失地,一雪前耻。但是事与愿违,名将皆已冤死,然张浚老迈,手下将领们无能,导致北伐失败。宋对金称臣,为叔侄之国,将秦,商二州的土地割让给金国。《隆兴和约》一直是孝宗心里的一个疙瘩,也是一个帝王的耻辱。所以他一直希望能培养一批将领,能像当年的中兴四将一样,恢复河山大有所望。所以才有了近些年的武举考试。就是不想让大宋再羸弱下去。

状元楼里的生意近几日可是十分的红火,来着各地的学子们都云集于此。其实每到这个时节,都是京城客栈生意最好的时候,只是状元楼尤甚罢了。不为别的,就为这客栈的名字,图个吉利,博个好彩头。

自从张枫夺得武状元后就一直在这里没出去过,没事就到酒楼后院练练剑。看一看张老道给他的兵书《知兵》,当时拿到此书的时候,自己还觉得好奇,怎么后世没听说过有这本兵书。后来才知道是张老道撰写的。

此时正值午饭时分,酒楼里宾客满座,人声鼎沸。各自讨论着自己学问心得。

此时的张枫在二楼坐在窗户旁,吃着酒。看着临安大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歌舞升平。真让他想起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国风已败,谈何收复北国,不由一阵惋惜。

“听说,此楼中住着一位新科武状元,不得了啊!”一位书生公子巾打扮的瘦高书生对着一个微胖的蓝衣书生说道。

“哼,一介武夫,莽夫尔。”一脸的不屑的说道。

“是啊,再怎么厉害不还是一个莽夫,哪有咱们读圣贤书的学子高贵?”旁边一公子哥打扮的说。

“可不是嘛,不懂礼节,无圣人之师。不值一提!”

。。。。。。。。。。。。。

张枫听到这些,微微一笑,和这些书呆子能说什么?能说得清吗?不能,索性不理他们,自顾自的喝酒。

“国家之欺,读再多圣贤之书可否退其敌兵;叔侄之辱,知再多礼节之仪可否拂除其名?”坐在二楼角落里,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公子一边品茶一边缓缓说道。

一句话驳的大家哑口无言,面红耳赤,一时之间都停止了这个话题。当然其中不乏有几个不屑的回击着刚才说过的话。张枫转过头看了一眼刚才说话的喝茶公子,两人彼此相视一笑,都没有说话,酒楼依旧还是那样的喧嚣。

突然,一队人马在状元楼前的石碑上贴上今科的皇榜。然后由一位公公领队来到酒楼大堂,提高音量发出他那尖尖的声音:“苏州张枫接旨”哗,一下子酒楼鸦雀无声,都慌张跪了下来。

张枫听到声音从二楼下来,随后跪了下来,并没有一丝慌张。梁公公见状不由心中赞叹,沉稳,稳重。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武兼备者多,然文武俱佳者少,然天佑大宋,今苏州张枫文武兼备。文压群豪,武败群英,夺得今科文武状元。特赐锦衣玉带,三日后进宫面圣。钦此。”

“学生接旨”张枫双手上举从公公手里接过圣旨。

“状元郎,三日后进宫面圣,到时自有人引你入宫。”说着梁公公深深的看了一眼张枫,转身离开了状元楼。这一下,酒楼里的各位学子的脸上可谓是青城的脸谱,当真是千奇百样,尤其是刚刚说话的那几个读书人。

预知剧情发展,请看下章内容。

作者的话
凨语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