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即逝的时光
回到京师后的朱瞻基,一改以前的顽皮,专心的和师傅学习文学,这位师傅是当时有名的儒家推崇者,胡广。也因为他的教育,让朱瞻基对儒家思想更为精深。
而朱瞻基的这一转变让朱棣也是惊喜不已,没想到出去两个多月,就让其如此认真学习,并且至此再也没有偷溜出皇宫。
朱棣尚武,他的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但可惜,皇太子朱高炽自小便体弱多病,并崇文不尚武,所以其实朱棣对这个皇长子并不满意,若不是他未犯过什么大错,并且还有个如此聪慧的儿子,早就罢免他的皇太子之位了。
至此朱棣现在是把精力都放在朱瞻基身上,而朱瞻基也不负他所望,对习武,表现的很有兴趣,特别是这次洛阳之行后,更是迷上了武,当然他也听了张辅说了他们的经历,所以现在对朱瞻基的培养更是上心。
朱棣经常会带着自己钟爱的次子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皇长孙朱瞻基和家眷亲臣们离开京城去野外狩猎,而每次朱棣都会有一个游戏规则来进行狩猎多少的赏罚。对于狩猎,朱高煦每次都会得到朱棣的奖励,而朱高燧也是很少受罚,可朱瞻基就不一样了,毕竟还是孩子,而朱棣虽疼爱,但还是赏罚分明,让未得到太子之位的朱高煦和朱高燧每次都会心里得意畅快,不过等朱瞻基越来越大,惩罚也就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只有奖励,让朱棣是欢喜不已。
而在军事方面,朱棣也会经常带着朱瞻基去各个边防要塞去视察,让朱瞻基对军防有更多地了解,在政治上,朱棣也不避嫌的经常教导朱瞻基,俨然就已经是下一任接班人的势头,让朱高煦和朱高燧嫉妒不已,甚至连朱瞻基的亲生父亲朱高炽也是动了一丝想法,随即掐灭。
而也因为朱瞻基受到朱棣的极度喜爱,朱瞻基和朱高炽会经常受到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打压,但每次朱瞻基都能让自己和父亲化险为夷,这样的机敏聪慧也引起了其他几位叔父的警惕,自然也让父子俩得以最大的安全保障。
永乐十年即1412年,十五岁的朱瞻基跟随朱棣一起参加了朱棣的第二次远征蒙古的战役,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让朱棣更是欢喜的很。而也是这次战役,朱瞻基在朱棣的心里地位已经彻底稳固,无可撼动。
直至永乐十六年即1418年,朱瞻基时年二十一岁,面如冠玉,唇红齿白,朗眉星目,气宇轩昂,都不足以形容朱瞻基在朝堂上那些有女之臣心中的形象,他们已然认定自己的女儿必须要嫁给现在的皇长孙,未来的皇太子,甚至皇上。
朱棣也有此想法,想在朝堂上更稳固皇家地位,只可惜,和朱瞻基说过多次,都被拒绝,原因都是现在想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稳固大明江山。
而现在已经彻底稳固父亲和自己地位的朱瞻基,在认真学文习武的外表下,一直没忘记一个约定,一个童年约定,一个孩子们的约定。对于心中的这个约定现在已经彻底溢满了自己的心,有种想立刻前往洛阳的冲动,不过,还是给抑制下去了。
今年的秋天,格外的清爽,站在御花园的朱瞻基看着满园的萧条,心却飞回到了那个童年,那个上午,那场风筝会......
“瞻基,你在这想什么呢?”一个浑厚沉稳的声音打断了朱瞻基的思绪。
“啊,皇爷爷,没什么。”声音低沉而又有磁性,但此时却有些慌乱。
“朕可是你的皇爷爷,会不懂你这心思,若真是想出去,就去吧。”朱棣看着眼前比自己还要高上些许的孙儿,心里也是感慨良多,这孩子,从七岁去洛阳回来之后,心里就一直装着事,甚至,都很少笑了,至于什么事,他清楚。
“真的?”朱瞻基有些不可置信,小时候,皇爷爷可最头疼自己外出了。
“看你都许久没外出游玩了,最近表现又这般出色,所以啊,朕准了。”看着朱瞻基的表情,朱棣笑得越发爽朗,这孩子,难不成自己是老虎不成。
“孙儿谢过皇爷爷!”单膝下跪,朱瞻基语气中难掩的激动。
“不过,这侍卫?瞻基,你可想好了。”这皇家出行最注重的就是安全,朱棣当年听说了刺杀和绑架的事,心中甚是忌惮,可惜查不出什么。
“嗯,孙儿还是希望信安伯能够陪同,其余的侍卫就让信安伯安排,皇爷爷看如何?”朱瞻基可记得陈皓当年和张辅的约定,自然,若可以,张辅是必须带上的。
“呵呵,张将军最近也没什么事,那就随你一起吧。”朱棣想得更久远,若是张辅能够全心对待朱瞻基,那以后,这天下也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那皇爷爷的那个高手?”朱瞻基可一直忘不了那个夜晚,那个一袭黑色锦衣的身影。
“你呀,朕自会安排。”朱棣对这个孙儿当真是无奈,可偏偏自己喜欢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