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花露天香 作者: 闲置 字数:1766 更新时间:2017-07-03 20:04:00

第六章 为求归家始制香

翌日清晨,天还是灰蒙蒙的。外头冬雾弥漫,松针上,树干上已凝成一层厚厚的白霜。雪地里还隐约可见几根断枝。昨夜朔风凛凛,想来是被折断的。

寒风催树木,严霜结庭兰。该就是这般模样。

戚慕昭迫切地想要回去,一早便醒了。木樨木槿上前来服侍她更衣梳洗。戚慕昭端坐在镜子前,身后木槿手指灵活地在发间穿梭,熟练地绾了个垂鬟分肖髻,再拿起桌上的贯白珠桂枝步摇为她戴上,鬓边插几只水蓝琉璃珠小簪以作点缀。戚慕昭坐着任她摆弄,觉得屋子里有些闷,就让木樨去把窗户打开。

等她穿戴整齐,木樨早已将一干工具摆放好。戚慕昭拂衣坐下,拿过一张黄麻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香料配法,昨晚已试了十几种配方,皆用红字在旁标注。戚慕昭扫了一眼,就接着下面的配方放香料。

如此又过了一天,外头天已暗了下来,屋子里的早已点亮,烛身已燃烧过半。戚慕昭手边的纸上红色标注写了大半,却还是毫无进展,她不禁有些烦闷沮丧,情绪低落下来。

疲累地起身,慢步走到窗前,窗还打开着。方才又下了场雪,放眼望去一世界白茫茫,许多树枝被雪压断,胡乱在雪地上勾勒几笔。只有几棵青松依然挺拔,露出点点苍翠。

一幅绝好的雪景图,戚慕昭却无心欣赏,只是心里却想:“家里若是下了雪,一定比这里的更美。屋檐上白雪皑皑,玻璃窗上满是霜花,连带着屋外的世界都变得朦朦胧胧。爸一定会沏一壶茶,拉着全家人坐在院子里,赏雪对诗,行飞花令。那时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不像在这里,半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

夜已至,却没人叫戚慕昭去前院用晚膳。承安伯府向来是伯爷和夫人及诸位嫡子女在前院吃,众姨娘和她们各自的庶子女在自己的院子吃。从前先夫人还在时,戚慕昭也是在前院用膳的,等扶正了现在的夫人,戚慕昭的身份就尴尬了。新夫人不喜她,她也觉得他们一家其乐融融,自己像个外人。久而久之就不去了,只在自己的小院与木樨木槿为伴。

戚慕昭立于窗前,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又想起原主的记忆,只觉得无比孤寂,不由吟道:“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不管是原来的那个戚慕昭还是她自己,在这里都只是“异乡人”罢了!

等吃过晚饭,戚慕昭又问了木槿京州的香料店铺情况,木槿回答说:“因为举国皆爱用香,所以全国各地的香料铺子多如牛毛,京州更甚。不过都是些小铺子,真正大的店面只有三家,一家是何府的萃英坊,一家是周府的留芳楼,还有一家便是夫人母家的拢香阁。这三家都是制香世家,夫人母家原先还是皇商呢!”她口中的夫人便是戚慕昭的母亲江氏。

戚慕昭心里有了底,只是……

“原先?”

木槿见她忘了,便解释说:“江家从先皇时候便是皇商,家族秘传的‘花竹香’很受各位贵人喜欢。只是五年前不知是何缘故,换成了周府的留芳楼。”

戚慕昭只是有些好奇,这原也不关她的事,没再纠缠这件事,却又问道:“这里……我是说,本国对女子管教地很严吗?”

木槿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道:“也不算。富贵人家的小姐平日里虽然也不常出门,但也不会拘着。而且每年的天香会,花神节这些活动女子都能自由去,还能一展才艺呢。”

戚慕昭眼珠转转,正想着那以后出府就方便了,却又听木槿说:“只是我们府里,老爷注重脸面,人又……有些刻板,所以不常让小姐们出门。”

戚慕昭微微蹙眉,问道:“那明日可有人能出府?”

“有。前院厨房负责采办的小李每天都要带人去采购新鲜食材。小姐,你可是有什么东西需要买的?”

戚慕昭心里有了打算,说:“不,我明天要亲自出府。你们想办法给我弄套下人的衣服吧。”

两人皆是一惊,木槿说道:“小姐,你出府要做什么?还穿着下人的衣服?就算要出去,也该让我们跟着啊!”木樨在一旁连连点头。

戚慕昭不愿与她们多说,只道:“我明日有事要做,带着你们不方便。”

“有什么事您吩咐奴婢们去做就行了,何必自己亲自出府。还是假扮成下人。若是被夫人发现了,又要罚您,老爷也会生气。”木樨急道。

“明天的事你们做不来,我要亲自去心里才有底。”见二人还欲张口,直说道:“就这样,别再说了。你们只需帮我把衣服弄来,想办法让我出府就行了。”说完也不管她二人是何反应,径自去盥洗更衣,拧身到床上睡了。

木槿木樨虽不愿让她独自出府,但还是按她说的去做了。第二天早晨,一套男仆的衣服便摆在案上。而木樨和小李又有些交情,请他帮忙说带她一朋友去采购。这一块原本油水就多,他也了解,就同意了。

中午戚慕昭算好时间,换上奴仆的衣服,又匆匆交代了几句,随后就跟着小李带的采购队出府去了。

作者的话
闲置

本来这章打算安排男主出镜,结果又没做到,只能让他再等一章了。 “寒风催树木”一句出自《孔雀东南飞》。原诗太长就不放了。 另“乱山残雪夜”一句出自晚唐诗人崔涂的《除夜有怀》。原诗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