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资(2)
皇后起身行了一礼:“陛下。”
皇帝扶起皇后,坐在了小公主枕边,抚摸着她的小额头。
小家伙儿抓着父亲的手,略有些得意,说话像大人一般:
“父皇,今日儿臣欲求父皇允准此事,父皇有些犹豫,却并没有一口否定。儿臣想若是父皇真的不想允准儿臣,必会一口否定,任儿臣怎么求都不会应允,所以那时儿臣便知父皇其实已经应允了,且儿臣也听闻之前从未有过公主学习兵法和武功的先例。
因此儿臣猜想,父皇欲与母后商议的是如何开创这先例,而并非商议可否允准儿臣与弟弟一起拜师学艺之事!”
床榻边的夫妻俩深感惊异,诧异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笑容灿烂,只有五岁的幼女,竟不曾想这番话居然是出自这样一个小儿口中,竟轻而易举地将父母绕进了这个“要商议便是答应”的圈子。
皇帝对皇后轻声感叹道:“这孩子果真是天分过人,如不悉心教导,岂不可惜。”
皇后低头思虑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小公主见父母表情稍有严肃,便笑着:
“父皇,母后,儿臣说得对不对?”
皇帝深沉道:“对,你说得没错,可你怎知你母后也会应允此事?”
小家伙儿嘟着小嘴儿,变着法儿地哄人:“儿臣素知父皇母后恩爱,那既如此,父皇的意思不也就代表了母后的意思吗?”
稚嫩的童声打破了沉寂的气氛,夫妻俩被这孩子哄得展露笑颜:
“好你个小机灵鬼儿啊!净会变着法儿的哄人!”
一家人其乐融融,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或许是因那时的她太过年幼无知,深得父母宠爱,对于这种场景便习以为常,也不觉有什么。
但多年后她再忆起往事时,却恍然发现,这正是深藏在她内心深处,最可望不可及的,那份弥足珍贵的亲情。
小家伙儿有些累了,便在父母的哄逗下进入了梦乡。
夫妻俩看着熟睡的女儿,愈发觉得这眉间的扶桑印记和那一夜凋零满园的扶桑花,并非机缘巧合凑到了一起,这其中似乎隐藏着什么玄机。
“奴婢参见陛下,娘娘。”小清轻声道。
皇帝忙问:“朕交代给你的事调查清楚了吗?”
“陛下放心,奴婢已办妥!”
却原来当年是皇帝陛下暗示小清去调查这此事,虽说那夜皇帝也隐隐察觉到了异样,但却只有小清轻轻楚楚地看到了那奇异的一幕,所以由她去调查自然是再好不过。这些年小清为此事在外东奔西跑,今日总算有了结果。
皇帝回头看了一眼女儿,便轻声道:
“这里说话不太方便,去正殿商议吧!”
一行人轻手轻脚地移步到正殿,皇帝和皇后高坐在大殿之上,皇帝严肃道:
“小清,把你探知到的事情如实告诉朕和皇后。”
小清跪在殿下,叩头道:“是,前日奴婢行至萧山,本想翻过此山继续寻找求世外高人,却意外遇上了一个在山上修行的道人。奴婢还未开口,他便知道了奴婢的来意。
他从林雾中走来,不紧不慢地道:‘施主来此,是否欲寻找那奇异之象的玄机?’
‘道长怎知我的来意?莫不成道长能为我解惑?还请道长指教!’
他一手摅着胡子,语气神神密密,不紧不慢:
‘施主既知此乃玄机,就当知天机不可泄露。不过贫道还是要提醒施主,那小公主生来天资聪颖,使命不凡,你等必要悉心培养,将来她于国家将会大有助益!’
他莞尔一笑:‘至于施主的疑惑,多年以后,施主自会知晓。’
话音刚落,他便转身消失在迷雾之中,奴婢刚欲追去,便被那迷雾弹开,只得转身离开。
奴婢探知到这些,便日夜兼程地赶了回来,向陛下回禀。”
皇帝沉默了片刻,话音稍有沉重:
“朕知道了。还有你要记住,这件事不要传出去,朕若听到一点风声,朕唯你是问!”
“奴婢明白。”
皇帝叹了一口气:“好了,你且退下吧,日后就跟在公主身边侍候吧!”
“是,奴婢告退。”
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皇帝长舒了一口气,更坚定了让女儿去念书习武的心,且命人赶制出了几套男装。却只见身旁的皇后却是疑虑重重,只因此事她并不知情。皇帝便耐心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给皇后听。
恰在此时,凤屏后却又多了一双清澈的眼睛。夫妻俩即刻终止了交谈,目光齐齐聚拢而去。
皇后惊道:“钰儿,你如何在那里?”
皇后招了招手,命他过来。
文钰自信满满站在父母面前,解释道:“母后,儿臣方才在后殿温完书,欲出来走走。”
皇后有些不安:“哦,那便好,那你方才有没有听到些什么?”
“儿臣什么都没有听见!”
皇帝一笑:“好!钰儿,来,过来,让父皇来看看你这几日的功课可有长进?”
文钰一头扎紧父皇的怀中,皇帝与儿子商量着:
“钰儿,父皇为你选了个陪读,不知你想不想要?”
文钰是当今陛下唯一留在宫中的儿子,所以也只有他一人在书房读书,也甚是孤独。其实文钰心里早想找个陪读了,只是不太敢提,如今机会正摆在眼前,自然是兴致难抑:
“儿臣想要!不知父皇为儿臣挑选了谁?儿臣认得吗?”
皇帝迈着关子,耐心道:“你认得,过些日子便能见到了!”
小家伙儿有些不快,撅着嘴:“儿臣知道了,儿臣还要与姐姐去探望一个人,便先告退了。”
“探望何人?”
文钰尴尬一笑,便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