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刺杀赵暄
换了一件衣服,元见进来了密室。高士宝,师从举,米子央和庆仑,还有赤尾、黄沙的头目都在。
元见进落座后吩咐他们也坐,这些人才陆续坐下来。
元见进问:“你们准备了什么计划?”
高士宝说:“殿下,我们收集了三个月以来赵暄和钟离典活动的详细报告,总结出他们每日的活动规律,未来的三天里他们的行程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是赵暄。第一天清晨,赵暄会前去点卯,然后会在兵部、户部等衙署中巡视和批示公文。随后的几个时辰里会在其他几个官府巡视。之后回到家中用晚饭,再验看公文直至就寝。”
“第二天,他可能会去巡视军营。之后是温不在的府邸,午后才会去官府。”
“第三天,他可能会宴请与自己关系亲密的文武官员,然后在府中批示公文。”
“钟离典的是这样的。第一天,他会去军营里,和他的亲信碰面。然后去宋楷府上,等傍晚之后才会回府。”
“第二天,他在城外校场里考校新兵,然后去城郊狩猎。午后回府休息。”
“第三天则在府上一整天,并不会外出。这些都是我们根据之前的情报规律推测的,仅供参考。”
元见进看过之后,说:“能做出这样的预判已经不易了。由此来看,无论是刺杀赵暄,还是盗宝最好的时间都是第二天。”
“在赵暄去军营或是返回的路上伏击,不仅更有利,也更容易撤退。如果配合得当,赵暄的护卫甚至来不及反应就已经被包围了,即使能冲出来,也很难逃出我们的第二个埋伏圈。”
高士宝却说:“但这座军营离大梁非常近,不到三十里。几乎没有布置两个埋伏圈的余地。”
元见进说:“我没记错,上次来大梁时还没有这座军营,什么时候设置的?”
庆仑说:“是赵暄提议的,赵昶同意后日夜赶工,已经初具规模了。钟离典去的校场也是同时设置的。”
元见进说:“想扩建军力?既然都只是一座空营,我们的机会就大多了。赵暄那边就算有很多人马,还要监工怎么可能顾及那么多。同样,因为钟离典要去狩猎,只要他将剑留在家里就很容易得手。计划就这么定了。”
师从举突然发话,“且慢。殿下,据我等所知,钟离典几乎每天都将寒锐剑带在身上,除非贴身下手,否则是绝对没有机会得手的。”
元见进想了想,觉得还是一件事一件事的做比较稳妥,说:“也好。既然如此那就将钟离典的事放一放,日期确定是后天,目标减少为赵暄一个。在他去军营巡视的时候,毫不留情的痛下杀手,但要留他一条命。”
元见进接着说:“记住,一定要留下对钟离典不利的证据。我们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让赵暄和温不在远离赵国的朝堂,方便我们下一步战略,二是用这个方法激化他们两派的仇恨。”
“具体由高士宝和庆仑负责执行,黄沙负责动手。其他人各司其职。至于两个埋伏圈的事,也不用讨论了,只布置一道就可以了,反正也不打算要他的命。就这样。”
“另外。”元见进说:“钟离典这边,除非我下令,否则不许停止监视。”
众人很快就明白了元见进的意图,纷纷领命。
行动这天,赵暄前往新军营巡视。高士宝和庆仑带着黄沙的杀手,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好,他们事先连夜在道路两边挖了坑道,用来藏人,还用树枝和灌木来遮挡视线提供掩护。每个人都蒙面,他们的箭镞和刀剑上都留有钟离典的记号。
这些记号原本是用在狩猎场上,区分猎物归属的,但在这里却是栽赃的手段。
当赵暄的车队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他们手里的匕首、短刀、手弩、弯弓都已经准备就绪了。
因为元见进的命令,他们没有在兵刃上涂毒,而是淬上了双倍的麻药,但这已经足够让猎物迅速失去抵抗力了。
庆仑看准时机,示意弓弩手干掉车夫,嗖嗖几声,车夫和两个护卫就被干掉了。高士宝拔刀带着一群蒙面杀手冲出来,他们两面夹击将车队包围了。
赵暄的护卫们发现遇袭之后,立刻叫嚷着展开队形,保护赵暄的座驾。赵暄也抽出佩剑准备加入战斗,却被贴身的护卫阻止了,“王爷不可!外面有弓箭手!”
可赵暄却说:“就算如此,也不能坐以待毙!”说着,扯下帘子,从车里跳了出来,和护卫们并肩战斗。
庆仑和高士宝完全没有想到赵暄会自己站出来,和他的护卫一起面对这次的刺杀。但是命令在身,他们也不得不继续执行下去。庆仑指示弓弩手瞄准赵暄身边几个武功高的护卫,继续射箭。
高士宝也没有手软,领着黄沙的杀手一路杀过来。在他们的联合打击下,赵暄本来就不多的护卫迅速减少着。
高士宝冲向赵暄,一个护卫正要拦住高士宝,却被一箭射穿了左腿,跪倒在地,被高士宝一刀砍翻。而高士宝抬起头时,赵暄已经在眼前了。
赵暄虽然是个王爷,而且一向以贤明著称,但眼看着这些年赵国国运堪忧,他也开始注意武艺了,虽然底子很差,但长久苦练也为他增添了几分实力。当然,这还不是刀法一流武功高强的高士宝的对手。
一连几招都被高士宝轻松化解,赵暄知道实力悬殊,但现在不尽力的话就真的任人鱼肉了。高士宝见赵暄只有这点实力后毫不客气的砍伤了赵暄。
赵暄受伤,他的护卫也只剩下几个人了。庆仑见不需要继续躲躲藏藏了,就站了出来,和弓弩手一道支援高士宝他们。
赵暄虽然认不出这些人是谁,但也能猜到,不是宋楷和钟离典,就是兴国台。
赵暄说:“死也要死个明白,诸位总要报个名号吧。”虽然嘴上这么说,其实赵暄想的是拖延时间。即使是侥幸,如果能有援兵,这场生死危机或许就能化解了。
可是,隶属兴国台都检阅使,专职负责暗杀和清理叛徒的黄沙,是没有这个规矩和习惯的。他们一个个围上来,渐渐靠近,准备对赵暄下手。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大吼,一个壮汉骑马跨刀沿路冲了过来。高士宝和庆仑一眼就认出,那是温不在。温不在一身布衣,领着两个骑手赶来了。
赵暄见状,知道自己得救了,和剩下的护卫一起发起反击。庆仑毫不犹豫抢过一张弩,瞄准赵暄就是一箭。
这冷不防的一箭正中赵暄的心窝,鲜血立刻就溅了出来。护卫们手忙脚乱的一边抵挡黄沙的围攻,一边搀着赵暄向温不在靠拢。
眼看温不在杀过来了,高士宝丢下赵暄不管,前去阻拦温不在。温不在知道这是个高手,翻身跳下马,举着大刀来战高士宝。
另外两个骑手趁机捞起温不在那匹马的缰绳,牵着它突入进去,赵暄的护卫翻身上马,又将赵暄拉上马鞍然后扬鞭而去。剩下的人则且战且退,掩护赵暄脱险。
不肯罢休的弓弩手又补了几箭,也不知中了没有。
而高士宝和温不在也较量了十几个回合,温不在一个破绽被高士宝砍伤了胸口。但看到赵暄已经脱险的温不在却笑了,“鼠窃狗偷之辈,还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啊!”
负责这次任务的高士宝和庆仑都知道,任务其实已经失败了。赵暄成果逃脱,现在就算对温不在下手也没用,因为温不在会来,就说明他们已经暴露了,而且赵暄回去之后也会再派人来救温不在。
庆仑摔掉手弩,压低嗓音说:“此地不宜久留,撤!”高士宝也下令撤退,这些人就非常有序的一哄而散了。有序到还能留下一两件兵器的地步。
转眼间就没了人影,温不在捂着胸前的伤口,知道这些人训练有素,如果不是老兵,就是专业的杀手刺客,是兴国台还是钟离典、宋楷,就要查一下了。收集了那些刺客留下的证据,然后他也带着剩下的人回去了。
高士宝和庆仑回去后,元见进没有责罚他们,反正能让赵暄受伤就可以了。不但没有罚,反而奖励了参与这次行动的人。
而被送回王府的赵暄,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在他已经被拉上了马背,护卫纵马扬鞭的时候,一支流箭射中了他的胳膊,加上心窝的伤口,鲜血染红了马鞍。
仆人管家见状全都慌了手脚,七手八脚的将赵暄扶进大堂。一条血痕断断续续从门口延伸到大堂。
闻讯而来的燕凌霜一踏进大堂,也惊的脸色煞白。立刻吩咐准备热水,去叫大夫,上前用手帕为赵暄擦汗。“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沾了一身血的护卫说:“是伏击。王爷在前往军营的路上遭遇伏击,他们全都是武功高手,还准备了弓箭和手弩,王爷因此受了重伤。小的已经为王爷点穴,封住了血脉,可伤势太重根本不能止血,小人无能。”
燕凌霜紧锁眉头,“大梁城郊居然有人埋伏王爷,难道说是他们?还是说另有隐情。”
“当然是他们。”温不在大步走进来,“那些刺客留下的兵器上,还有射中王爷的箭杆上不是都有他的记号吗?”
燕凌霜立刻去查看箭杆,果然有钟离典的记号。但燕凌霜说:“这个稍后再说,现在要为王爷疗伤。”
等大夫赶来,又为了救治赵暄和温不在的伤,一直忙到夜幕降临。燕凌霜和温不在亲自送大夫出门,还奉上了不菲的诊金。
回到赵暄的病榻前,燕凌霜取出那支拔下的箭,“将军你怎么看,真是钟离典做的?”
温不在说:“难道这还不能指证钟离典吗?”
可燕凌霜却说:“这也只是证据而已,如果他们真是如此厉害的人物,又怎么会犯下这样的失误?或许……”
赵暄颤抖着握住燕凌霜的手,“无论是什么人都好,关键是他们的目的。这么轻易就放过了我,也许另有目的也说不定。”
燕凌霜也说:“没错,温将军就只受了轻伤。如果真是钟离典做的,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除掉温不在将军。而是如此轻易的放弃了。这事有蹊跷。”
温不在也怀疑起来,“确实。难道是栽赃?”
燕凌霜眼神中露出几分杀气,“如果是栽赃,那就毫无悬念是他做的。元见进,如果真是你,我燕凌霜绝不善罢甘休。”
赵暄说:“我看如果真是元见进做的,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燕凌霜问:“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受了这么重的伤,是不可能再为赵国尽力了,将军你也不能为国领兵出战了。”
“阿嚏——”元见进突然打了一个喷嚏。“哎呀,天气真的冷了。”
此时,身在万花楼的元见进站在二楼的一扇小窗户后,看着这些达官显贵在这里纸醉金迷,消磨金钱和精力。
虽然不是每个官员都在万花楼,可附近的青楼里一样有的是,这些人当中六个尚书有五个,十二个侍郎有九个,七个将军全都有。还有人惦记那些买不起粮食的百姓,和在前线苦战的将士吗?
黑嫂殷勤的端着茶水走过来,“殿下,请用茶。”
元见进看了一眼,“放下吧,不用理我。叫郭锐进来。”黑嫂放下茶壶茶碗就退出去了。
郭锐悄悄推开门走进来,“主子有何吩咐。”
元见进说:“搞的不错,不比金陵逊色。这样下去可不得了。我看了账本,你们赚的钱可不是小数目,一定要记录详实准确啊。记住了吗?”
郭锐说道:“是,小人记下了。”
元见进接着问:“南阳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郭锐说:“除了玄门的那些人想走之外,一切安好。”
元见进又问:“那别的地方呢?”
郭锐说:“大梁倒是有一个,就是宋迈的府上。据传回来的消息称,见到殿下您了,但是还没来得及证实。”
元见进说:“马上送消息到南阳,让他们先别走。我有事要他们帮忙。”
郭锐当然明白元见进的想法,立刻照办。
元见进摩拳擦掌的说:“终于又有点百鬼的消息了,正好用这个机会来试试我万象相生的第二层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