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海焉梦记 作者: 玉川飞雪 字数:3372 更新时间:2015-08-13 22:35:00

第三十五回 舍身救夫入雪影 昆仑巧遇山鸡精(上)

在万佛顶半日也未曾见到彤耽所说的道士,只是彤耽一往情深不达目的誓不肯离去,故而又在山顶逗留一夜,是夜众人都睡的正香,忽闻窗外金光一片似有人在唤自己名字;

彤耽推推众人都已睡死,于是一时好奇便悄悄爬起来走出门外便见西边一片金色霞光,彤耽还是郁闷:

“已是三更半夜,夜黑风高之时何来霞光?”

但见那片霞光渐行渐敛,最终看出那霞光还是从白日所见的雪山之中放出,紧接着而即便听到:“如要拜师,怎还迟疑?”

彤耽先是一愣猛然醒悟只是有能人指引,故而收拾了行李于唤众人起来,可众人皆以死睡,任凭如何呼唤只是鼾声如雷,彤耽自知倘若延误必失良机,又疑是能人使的手法故而不在呼唤,只是匆匆忙忙留下字迹便夺门而去。

却说彤耽下了万佛顶便远远望着霞光方向走去,越走越觉寒风凛冽难以支持,裹上所有衣服依旧无济于事,彤耽深知企图更是艰难,每每想起于韩铛置生死于不顾依旧迈开坚毅的脚步。

巨寒之后怎就一片极热,看那山谷却是一片白雪皑皑怎就如三伏暑天一般炙热,彤耽先是纳闷,后热的难以支持忽见后面有人呐喊,回头一看却是来时的一行人,众人大声呐喊只是听不到喊得是什么;

彤耽想是众人在唤自己回去,于是转身走来高声应到:“尔等先行回去,好生照顾二老,只说我在此无事找到韩铛即可归程!”

不料愈是如此后面人喊得越高,彤耽也不愿与他们耽搁转身便走,忽听一声闷响回头一看哪还有什么人影,只是一条万丈深渊,方才若是再向前走一步只怕跌进崖底摔成肉泥,彤耽看罢惊得一头冷汗;

此时燥热已退。一路泥泞又走了好几里山路忽见前方有人说话,彤耽顿时欣喜一路快走到前,谁知一看却吓了一跳竟是他父亲彤琳,只见那彤琳一声褴褛,满头蓬发冻得瑟瑟发抖;

彤琳怕又是方才般幻觉只是距彤琳三尺之外问道:“父亲怎会在此?”

彤琳满腔怒火责斥到:

“不孝之女你还好意思问!若不是你母亲怕你路上受难强拉着我一同尾随到峨眉,后因贪睡跟丢找不到尔等,却见这边有华光出现,你母亲便要我在此拦住你要让你早些回去!”

彤耽一听似乎合情合理,忽听后面却是彤夫人从山脊后面过来:

“闺女,还是同我等一起回去吧,据说通往那霞光的地方是常人去不得的,路上艰难险阻,幻魅叠生,我等来时因思你心切几次三番险些遭了大难,你还是同我们先喝顿暖茶便好一起起身回去。”

说罢便要过来拉彤耽,彤耽听罢本要双手去迎,低头猛然看到那彤琳夫妇脚下竟无半点泥渍慌忙将走向前来的彤夫人一推,只听一整“哗哗”作响竟是一根黑色旋风卷地而去;

再看方才彤夫人所居之处竟是一个半丈宽、百尺深的冰窟,渡过此两次险彤耽深知倘若心无纯挚必遭险劫更是不敢怠慢,眼望霞光已经不远。

山间忽起旋风刮的山间天昏地暗,同时更是奇寒难耐,彤耽已经折腾一夜筋疲力尽,体力不支,又怎挨得过这般折磨,只冻得她搓手跺脚也是无济于事,正是奄奄一息时忽感一丝温暖;

顺着这股暖气往前走却见是由一块山石散出的热气,彤耽抱着那山石顿感浑身暖和许多,偏偏这时风雪更紧,尤其是山间飓风一阵紧过一阵,一但过时飞沙走石;

山间那是出奇的寒冷,滴下的雪水不及落地业已冻成冰珠丁丁作响,倒是彤耽抱着这块暖石倒还勉强支持,又是一阵飓风刮来,彤耽紧抱暖石不丢;

忽然感觉那暖石温润滑软,睁眼一看竟是位及其标志的美男子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的望着自己痴笑,彤耽正抱着那男子的腰际。

彤耽一看甚是惊异,虽然一丢手必被飓风卷去冻成冰石,如此韩铛更是回生无望,奈何为苟图己愿岂能如此不知廉耻于这陌生男子缠绵媾合。

却正是望着那俊男子出神时却见那男子唇红齿白侧脸、伸手欲将彤耽抱入怀中缠绵,彤耽狠心一咬牙推开那厮便被卷入飓风之中失去了知觉。

彤耽突然醒来却见自己躺在一山洞中,但见洞中奇花异卉,仙草丹参一片祥瑞,正是疑惑不知闯入何地时,却见一白胡子老道走进洞来,那老道士乐呵呵笑道:“恭喜姑娘冲破重重念力来到我雪影洞!”

彤耽还是一头雾水问道:“我方才不是被飓风卷走,怎会在此?”

老道笑道:“那便是你的色念,如是经不起色诱误入温柔乡此生便入幻梦淫靡之中反倒无救,所谓人在做,天在看。”

彤耽叹道:“真是步步惊心!弟子在此拜谢师尊!”

老道士慌张道:“此不可乱叫,你要拜我为师还有几个难处,你若应允方才可以!”

彤耽答道:“谨听道长吩咐便是!”

老道士叹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乃你二人冤孽,你且跟我来便是!”

只见老道士一阵金光那二人便已来到崖底,却见韩铛早已冻成僵石,彤耽上前哭泣到:“俊郎,俊郎,你若一去且让我如何独生?俊郎,俊郎……”

哭喊一阵上前与老道士跪下问道:“还望道长大发慈悲,与我指点迷津快快就醒我家郎君!”

老道士叹道:“你二人素有孽缘,命中注定不能双宿双飞,倘若今日将他救醒,来日不是你死必是他亡,此乃商参不共之命,悲哉,悲哉!”

彤耽说道:“即是刀山火海业已走来岂能为己苟活而知恩不报,如此实乃天理不容。俊郎且放心,今日奴家便先去了,纵是生不能化连理,愿死可做鬼夫妻,愿我死后俊郎葬我于合欢树下……”

却听老道士一声畅笑:“果是冤孽,如此只怕此生如此,生生如此!”

彤耽问道:“不知该是如何解法?还请道长指教!”

老道士笑道:“你若救他性命便要拜我为师,我自会救他。只是你二人孽缘深重,届时我便要飞升而去,你便要继我衣钵与世隔绝终守雪影峰!”

彤耽泪流满面望着冻成僵石的韩铛狠心说道:“只要能救俊郎,终是焚为火灰我也愿意,道长只管吩咐便是!”

老道士说道:“好!即日我便传你解救之法,只是你可要好生谨记:今日之言天地为证,但若踏出雪影半步便是五雷焚炼化成飞灰!”

彤耽说道“我谨记便是!”

老道士双眼一睁便是两道金光,那厮叹道:

“无量天尊!只为世间少遭劫难苦了你夫妇二人!也罢,自今日起你每日便要用泪水滴在韩少侠肚脐上的汲水狼牙上,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如今大统三十八年,你要每日如此坚持一十一年,待泪尽缘了那汲水狼牙自会脱落,那是便是韩少侠回生之日。倘若知难而退尚且不晚,你若返回尚且不晚,贫道也不与你计较!”

彤耽起身仰天说道:“既已如此何来反悔,道长尽管安心便是!”

老道士笑道:“即是如此爽快,贫道也乐得高兴,贫道道号雪灵子,即日起你便是我嫡传弟子,日后要担起掌管雪影圣地的责任。

至于你日常所需,此崖底奇花异果比比皆是对你有益无害尽管采食便是!至于你家里后事我自会料理你不必担心。如今你尘缘不了暂且待在此处,待韩少侠复苏之时即可回转雪影峰片刻不得延误!”

彤耽应到:“谨遵师尊法旨!”

韩铛此时方才告一段落,只说那王阳枫曾去昆仑山寻得寒玉,只说那昆仑山甚大,传说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那王阳枫虽说是乙水真人嫡传弟子可在如此之大的山脉之中将那巴掌大的寒玉寻来着非易事,虽说世间有一种玄门法术可透地筛土,可昆仑山那上古不周之所能人异士岂是双手可数的过来的?

所谓万事由缘,所有一切似在冥冥之中有人安排。

且说那王阳枫排云御气顺昆仑之南而来,但看昆仑山脉气势磅礴吞云吐雾,高山不可仰止,深渊不可俯视,雪山如云带缠腰,浮云蔽首,日月出落于山间,群星嵌浮在头顶。

但看那昆仑万山之祖坐守群山之首,其下山脉如苍龙蜿蜒,似春笋拔地,龙腾虎踞,蛟缠凤舞,江川大河奔腾不息,涛声震耳欲聋,如血脉经肠一泻万里倾向天下四方。

王阳枫但见山间有一从人在河床上忙碌,上前一问才知那些便是淘金者和前来挑拣籽玉的,这些人终年忙碌在昆仑山脉,匍匐躬身在河床之上。

王阳枫从那捡玉的口中得知在昆仑深山之中有一寒谷,谷中积雪终年不化不说,反而愈积愈厚,但那谷中多产美玉,玉色如月光般皎洁且佩戴在身上倍感清凉,纵是炎炎夏日暴晒在正午日头之下亦然不觉寒热。

只是那美玉得来不易,谷中常年有妖孽作祟,日常活人是去不得的,偶尔侥幸有人从中带出一两块如花生粒大小的籽玉便是价值万金。

且说那玉质还不算是好的,要寻得一块上好的料必要掘地三尺之下方能找到一块好的,只是那谷中妖孽实在难缠,只有除了此妖方能得手。

王阳枫笑道:“诛妖辟邪实属易事,不怕那厮前来生事,只怕那厮得了消息不敢前来!”

众人都叹他太过轻狂,妖孽妖法了得还是小心为好。

王阳枫谢过众人一路驾着剑光沿昆仑山脉径直向北寻去,本是皓月晴天忽见一道红光闪现,王阳枫定眼一看却是妖党且带有五彩云烟,看那妖法便知定是凤凰山麟角洞的孽障;

索性跟定那厮看他要去做何,于是王阳枫用太乙隐身法匿了行踪跟着那厮,但见那厮顺着昆仑山脉一路疾驰,所行方向确实与去往寒谷,殊不知这厮究竟有何意图,且只有看看再说。

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