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地球异化 作者: 卓凡 字数:3318 更新时间:2014-07-25 12:57:00

出场昆虫

蚂蚁由于特殊的身体结构(骨骼包裹肌肉),使他们能够搬动超过自身体重70倍的物体。

大多数蚂蚁的视力很差,有的品种甚至是全盲,但蚂蚁依靠自身分泌的信息素,互相沟通,找到回家的路。

一只蚁后的寿命在数年至数十年。

有科学家曾经说过,蚂蚁是最勤劳的生物,因为它们忙碌一生,直到死都未曾睡过觉。

苍蝇起飞时的飞行特点:苍蝇在起飞的启动阶段,总是通过中足和后足的“蹬地”动作弹跳,在0.03秒的时间内离地并展开翅膀。苍蝇的飞行路线与地面的角度常常小于40度,只有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才出现接近垂直的起飞倾角,不过在离地10毫米后又会转为倾斜角度。

那是典型的复眼,六角形,大概有4000个小眼聚合而成,每个小眼都有角膜、晶椎、色素细胞、视网膜细胞、视杆等结构,是一个独立的感光单位。轴突从视网膜细胞向后伸出,穿过基膜汇合成视神经。含有色素细胞,光线强时色素细胞延伸,只有直射的光线可以射到视杆,为视神经所感受,斜射的光线被色素细胞吸收,不能被视神经感受。这样每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拼合成一幅图像。光线弱时,色素细胞收缩,这样通过每个复眼小眼射入的光线,除直射的光线到达视杆,光线还可通过折射进入其他小眼,使附近每个小眼内的视杆都可以感受相邻几个小眼折射的光线。这样在光线微弱时,物体也能成像。

有复眼的昆虫对移动物体具有极强敏感性,能快速做出反应。

蚊子

1、库蚊

蚊科库蚊亚科的一属。通称库蚊。广布全世界,是蚊科的第二大属,已知800余种和亚种。九州已知达70余种。幼虫孳生于各类水体或容器积水中。它们是室内最常见的蚊子,一般称为家蚊。

2、白纹伊蚊

俗称“花蚊子”,主要白天吸血,叮人凶猛,传播登革热,有“亚洲虎蚊”之称。孳生在天然积水和小型容器中,如缸、罐、罐头盒、花坛、竹筒、树洞、饭盒、废旧轮胎、盆景、堵塞的楼顶笕沟等处。花斑蚊不论黑夜白天都会叮人吸血。花斑蚊不仅凶恶,而且善飞。一般蚊子飞程只有数十至数百米,最远不超过1-2公里,但花斑蚊能飞行5-7公里,而且速度极快,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前后滚翻、俯冲、急转弯、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高难动作”。

埃及伊蚊

是典型的嗜吸人血的“家蚊”,白天吸血,习性类似白纹伊蚊。喜欢在水缸及其他器皿里产卵,孳生幼虫。

3、中华按蚊

中华按蚊的幼虫孳生在大型积水中,如水稻田、沼泽、芦苇塘、缓流沟渠等。

小黄家蚁

体型较小,工蚁体长仅有1.5-2毫米左右,国内各地都有发现,常在厨房、封闭的阳台的杂物堆底下和墙壁缝隙等处筑巢栖息,危害较广。

大头蚁

在我国北京、山东、江浙一带重要的危害蚁种之一,一般在室外地基墙角处筑巢,侵入建筑内盗食。

工蚁

体长2~2.3mm,褐黄色,触角及足为黄色,头和胸部具细密的纵长条纹,近无光泽,在细条纹间有很细小的线网。触角较长,甚粗,柄节达头顶。上颚基部具纵长细条纹;下颚须4节;唇基稍具刻痕。胸部较短,前面较宽凸,在中胸背板处缢缩;前、中胸背板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缝明显,在此缝后的后胸背板前缘稍隆起;后胸背板基部横形,很短,它的后面具一横沟,将后胸背板剌分开。后胸背板剌很短。腹部光亮,卵圆形,被很稀的淡色细毛。腹柄的第一腹柄结下具附器,第二腹柄结横形,宽稍大于长。生活习性:该蚁性喜在路边、墙角等缝隙中营巢,常出没于室内和厨房,窃取各种食物。

剑颚臭家蚁

体长3.5~4.5mm。头、胸及腹部呈深栗褐色,在一定光线下带有一种美丽的金属光泽;触角深红色。在头的额部和腹部末端有一些散生的浅色细毛,茸毛细丝状,较密,尤其是在腹部。头及上颚呈三角形,长大于宽;上颚细长,嘴边与其外缘近相等;唇基三角形,近扁平,高与宽相等;在触角脊间的额区有一条竖直的短隆线;复眼着生在头侧稍前处,较靠近头顶。胸部狭长,中胸背板隆起,成钝圆状凸起。腹柄结宽大于长,稍前倾,前后平直,上下甚粗,上面钝圆;腹部宽卵形,仅上面稍凸。生活习性:该蚁喜在树干内或根际营巢,有时侵入到附近室内窃食为害。性喜成群结队活动,遇惊后能爬到人体上叮咬;由于体内有臭腺,故散发一种特殊难闻的臭气。

伊氏臭蚁

体长5~6mm,大形,头部黑色,胸及腹部黑褐色,跗节褐色。胸部如中胸背板、后胸背板及前伸腹节中央隆起,腹柄稍向前上方延长。雄蚁:体长2~3mm。工蚁:体长2~3.5mm,体黑色,腹部琉璃色有光泽,上颚褐色,脚暗褐或黑色,跗节淡黄色,触角柄节黄褐色,鞭节褐色,头顶、腹部等有白色粗毛。头部卵形,后缘稍弯入,上颚粗短,具7~8齿。触角长,有白色微毛,柄节超过头顶。胸部细长,后胸末端有斜截的端面。足细长,腹柄结单一,呈直立或斜向前方。腹部短,末端下方肛门呈横裂缝状。生活习性:性喜在树皮下及树木的腐朽部分等营巢。

黑蚁(狂蚁、家褐蚁)

分布:东都,世界性分布。为害:工蚁:体长2.2~3mm,体细长,深褐至黑色,触角及足均长,触角12节,端部不呈棒状。腹部灰色至紫罗兰色,着生长而粗糙的毛;腹柄上有一大结节,无刺。生活习性:室外筑巢于树洞或腐木中,或在各种物体着地的缝隙内,也可在建筑物内营巢。巢穴中、大型。工蚁爬行很快,且能跳跃。嗅觉敏锐,能迅速寻找到食物。喜食甜食及肉类,还取食昆虫、种子、蜜露、果实渗出物。常侵入室内窃取食物。螳螂

螳螂,属于螳螂目(Mantodea)螳螂科(Mantdae)。体长70-100毫米,体大型,全体绿色或褐色。头部三角形,触角短。螳螂目昆虫通称螳螂,大刀螂、拒斧等,是比较古老的昆虫,其形态结构与四千万年前的化石螳螂几乎相似。螳螂常具拟态和保护色,有绿叶状、枯叶状、花状或竹节状等等。螳螂是淅**昆虫。卵块称为螵蛸,产于桑树者称桑螵蛸,可以入药。螳螂为肉食性,凶猛好斗,取食范围广泛。螳螂通常会通过挥舞前腿、展开翅膀、露出翅膀下面颜色鲜明的斑纹,来威慑对手。

螳螂-外形特征

呈镰刀形的前肢长而有力,以及有非常锋利尖刺;在捕食时能牢牢抓住猎物。

强而有力的口器,能快速杀死及轻易咬破及咀嚼猎物。

有强力消化系统,肉食性昆虫之中少数能把猎物完全吞食消化(包括昆虫坚固的外骨骼)。

它的体型修长,通常是扁平。头部呈三角形,可自由转动。

复眼突出,单眼通常有3个。触角比较长、呈丝状,由多个节构成。

前胸长,可自由转动,有时往两侧扩展。

翅膀4翼,覆盖在腹部,某些种类的翅膀变小或退化,特别是雌虫。翅脉复杂,前翅通常稍短于后翅,较粗厚。

蹠节通常几乎5节,末端2爪,股节和胫节外缘有时向外延伸。

腹部长,呈圆筒形。

螳螂是一种不完全**昆虫,生活史各阶段习性相似。雄虫飞行能力较佳,触角较发达,腹部通常有8节及体型较小,雌虫则有6节及体型通常较大。hīzhū]

蜘蛛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或Araneae)所有种的通称。除南极洲以外,全世界分布。从海平面分布到海拔5,000米处,均陆生。体长1~90毫米,身体分头胸部(前体)和腹部(后体)两部分,头胸部覆以背甲和胸板。头胸部有附肢两对,第一对为螯肢,有螯牙、螯牙尖端有毒腺开口;直腭亚目的螯肢前后活动,钳腭亚目者侧向运动及相向运动;第二对为须肢,在雌蛛和未成熟的雄蛛呈步足状,用以夹持食物及作感觉器官;但在雄性成蛛须肢末节膨大,变为传送精子的交接器。蜘蛛多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为食,部分蜘蛛也会以小型动物为食。跳蛛视力佳,能在30厘米内潜近捕获猎物,猛扑过去。

蜘蛛的生活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游猎型和定居型。游猎型者,到处游猎、捕食、居无定所、完全不结网、不挖洞、不造巢的蜘蛛。有鳞毛蛛科,拟熊蛛科和大多数的狼蛛科等。定居型的:有的结网,有的挖穴,有的筑巢,作为固定住所。如壁钱、类石蛛等。蜘蛛似乎懂礼貌,凡营独立生活者,个体之间都保持一定间隔距离,互不侵犯。

与一般昆虫相比,蜘蛛是长寿命者,大多数蜘蛛完成一个生活史,一般为8个月至2年,雄性蛛是短命的,交尾后不久即死亡。其他如水蛛和狡蛛能活18个月,穴居狼蛛能活2年,巨蟹蛛能活2年以上,还有捕鸟蛛的寿命长达20~30年。

所有的蜘蛛生活,都利用丝,丝由丝腺细胞分泌,在腺腔中为粘稠的液体,经纺管导出后,遇到空气时很快凝结成丝状,丝的比重为1.28,强韧而富有弹性。

作者的话
卓凡

好吧,我搬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