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五虎将(1)
人的外号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仔细一琢磨,简直就是对汉语的一种浓缩提炼。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八十年代,大多数江北混混之间的称呼都是外号,真名反倒被遗忘了,你说某某某,别人不知道,一说外号,对方才恍然大悟,哦,你说的是他啊。
外号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形容外貌长相,有的形容脾气性格,有好听的,也有难听的。
纵观八十年代的江北,外号叫的最有气魄,最响亮的莫过于五虎将。
本该蜀国五员上将的称呼放在混混身上,关二爷在天有灵一定口喷鲜血表示鸭梨巨大。
其实严格来说,五虎将只是人们对扛宝剑五个手下的统称,分开来讲,他们还得各叫各的名字。
五虎将之一,马金棍。
马金棍基本上可以算和大哥扛宝剑一样的人,粗脾气直性子,一根肠子通屁眼,心里没什么花花肠子,所以跟扛宝剑能尿到一个壶里。
拐三没出事之前,马金棍在东区只能算个三线人物,尽管他也属于打起架来不要命的猛人,但老大哥拐三到底是上了些年纪,跟这些愣头青比起来多了几分沉稳和谋略,他有城府,有深度,不像扛宝剑一样没事找事去跟人干架,所以,拐三主持下的东区团伙斗殴相对来说较少,马金棍没有太多抛头露脸的机会。加之粗人不太会说场面话,当领位的不大待见。
扛宝剑被拐三收编以后,最先接触的人就是马金棍他们,两个直肠子碰到一起只有两个字:痛快。他们之间没有那么多罗嗦事和勾心斗角,有酒就喝,有肉就吃,有架就打,打翻一个算一个。所以,很短时间内,扛宝剑和马金棍就成了铁哥们。
当时的扛宝剑虽然有点名气,但资历尚浅,和那些顶着文革、严打还横行不法的老混子比起来仍属青涩。扛宝剑正经开始混迹江湖之后只认拐三一个人,其他的不论资格多老,名气多大,统统靠边站。他和马金棍一样,不大会说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往外说,光在嘴皮子上就得罪不少东区人。
扛宝剑得罪的人里包括有实力和没实力的两种。没实力的只能忍口气,有实力的就没那么好打发了,胡老海就是其中一个。
在东区除了拐三以外,胡老海大概是最有分量的人物,(扛宝剑此时刚刚被收编,还没太多机会向众人展示雄姿)他虽然也跟着拐三混,但早已经混的出人头地,手下有属于自己的一批人,整个东区的混子见了拐三和他都得低头。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拐三慢慢淡出江湖之后,胡老海应该是东区毫无疑问的南玻完。
不过这个世界很奇妙,时时都有意外发生。
对胡老海来说,扛宝剑就是最大的意外。
扛宝剑天天和马金棍混在一起,除了听拐三的话,其余人说什么对他来讲都是放屁。胡老海是东区的二号人物,好几次在公众场合下,扛宝剑见了胡老海不但不尊敬,而且还大咧咧的没上没下。
江北的道虽然没有特别严密的组织和规矩,但一般来说,先来后到的习惯还是保持着。不光江北,大概整个九州都是这样,并且包括港台地区,君不见香江的道片里总是有几个老态龙钟拄着拐棍的老家伙被人一口一个某某叔的尊称着?为什么要尊敬老家伙?不是敲不翻你,而是因为你比我早混了几年。部队可能也是排资论辈比较严重的地方,第一年兵第二年兵第三年兵分的很清楚。如果有谁受不了,不服气,鼓起勇气抗议为什么你总压在我头上?此人必定将得到一个很肯定的回答:因为你是八六年兵,老子是八五年兵。
因此,老兵胡老海对新兵扛宝剑产生了强烈的不满,碍着拐三的面子,胡老海暂时没拿扛宝剑怎么样,但他结结实实在拐三面前告了扛宝剑一状。
胡老海认为,凭他和拐三的交情,对方肯定立即要把扛宝剑叫过来狠狠责骂一顿。
拐三确实也表了态,一定跟扛宝剑交待,要他尊重老前辈。
不过胡老海再次遇到扛宝剑时,扛宝剑还是大大咧咧不给他一点面子。胡老海愤怒了,他找机会又跟拐三发牢骚,并且隐隐透出点意思:你的人你要不管,做兄弟的就替你管管。
拐三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对扛宝剑分外的维护,依旧对胡老海说了诸如大人有大量不要跟年轻人一般见识之类的场面话。
胡老海又悲又怒,他打定主意,把扛宝剑收拾一顿,叫他知道东区并非只有拐三一个人。
主意虽然打定了,但胡老海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他不是怕当时尚未威震四方的扛宝剑,而是怕在拐三哪里留什么后遗症,所以他再一次打定主意,扛宝剑必须要收拾,只不过得找个机会,占住理,不留把柄。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有一次胡老海和几个人在外面吃饭,扛宝剑也晃到这里,看着胡老海桌上的啤酒瓶子,扛宝剑调侃道:“老海,老不中用了吧,连白的都喝不动了。”
胡老海本来就带着火气,加之扛宝剑当着自己手下人出言不逊,脑浆瞬间就沸腾了,整个东区从来没人敢这么跟他说话,新仇旧恨顿时涌上心头,甩手扔过来个啤酒瓶子,招呼几个兄弟动手。
扛宝剑哪里会怕这个,虽然势单力薄,但毫不畏惧,挺身而上。胡老海人多,围着扛宝剑把他打的挂了彩,最后扛宝剑急眼了,抡着饭店里的菜刀砍翻一个,又把其他人追出去好远。
说到底,扛宝剑还是吃了亏,扔了菜刀几乎站不稳了,血淋淋的进了医院。
庆幸的是,胡老海做事还算有分寸,并没有带人到医院去补刀。
得了,总算出了口气,胡老海心里得到一分平衡,只不过这分平衡所付出的带价实在太大。
扛宝剑当时只认识一些基层的混混,没有自己的班底,他也不打算找人帮自己出头,虽然这人粗了点,但有的道理他懂,他觉得自己所认识的人不可能为了他去得罪胡老海。
错误的认识,最起码放在马金棍身上是错误的。
在马金棍的世界里,只有黑和白,至于胡老海在道上的分量,他没多想。
马金棍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别人瞧不上我,只有扛宝剑拿我当兄弟看,胡老海你砍他就等于砍了我。
马金棍到医院看了看扛宝剑然后就匆匆离去,他决定要给病床上的扛宝剑找回场子。
其实大伙谁也不比谁傻多少,粗人也有粗人的正常逻辑思维能力。马金棍清楚的认识到,凭自己的能力,实在难以正大光明的跟胡老海叫板。
明着斗不过你,老子就打你闷棍。
如果有人认为马金棍只是一时头脑发热才产生替扛宝剑报仇的念头,那么他就大错特错了,马金棍很质朴的蹲守在胡老海家附近整整三天。
三天时间,可以让任何一个人的决定改变很多次,但马金棍始终坚毅的守候胡老海的身影。
第一天第二天,胡老海不知道野到什么地方了,连家都没回,直到第三天才晃晃悠悠的现出原形。已经守候多时的马金棍三天抽了一条烟,因为喝水少,已经出现便秘前兆,眼见胡老海独自一人露头,立即偷偷跟了过去。
打闷棍没什么讲究,敲翻了就算完事,马金棍确实也做到了,干净利落就放倒了胡老海,并且补了几棍子当做是自己蹲守三天的辛苦费。
马金棍只想替扛宝剑出口气,他和胡老海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所以他不想把胡老海打死或者打残。
连马金棍自己都没有想到,在胡老海身上补的几棍子辛苦费里有一下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伤害。
咱不是搞医学的,所以中间的具体情况说不清楚,只知道大概是马金棍一棍子敲坏了胡老海的某块骨头然后导致神经中枢受损。胡老海基本上已经可以告别步行了。
拐三坐不住了,他实在没办法再维护扛宝剑,但扛宝剑说自己并不知道胡老海挨闷棍的事。
扛宝剑没有撒谎,马金棍暗算胡老海之前未露丝毫声色,暗算胡老海之后暂时躲了起来,一直没和扛宝剑碰面。
拐三对扛宝剑的回答半信半疑,他看的出扛宝剑不像是在撒谎,但两件事前后只隔了几天,说跟扛宝剑没半点关系,似乎有些牵强。
另一方面,胡老海的手下四处寻找谋害大哥的凶手。马金棍打胡老海闷棍的时候是在深夜,当时在场的似乎只有被害人和凶手,但神通广大的混混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线索,很快就确认作案嫌疑人是马金棍,真令人钦佩不已。
拐三可能私下找扛宝剑交心谈过,要扛宝剑实话实说是不是他指使马金棍去暗算胡老海的,扛宝剑矢口否认。拐三放心了,他觉得,只要把马金棍找出来,这件事就算结束。
拐三前脚刚走,扛宝剑就出去四处寻找马金棍,他知道,马金棍打胡老海绝对是为了自己,而且,马金棍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
江北不大,但要刻意寻找一个故意躲起来的人几乎是白费劲。扛宝剑此时还没出院,找了一圈没结果后只得悻悻回到医院。
而一直躲着不露头的马金棍却在深夜现身了。
扛宝剑一向大大咧咧,但这次他完完全全被马金棍的所作所为感动了。
啥叫兄弟?
马金棍就叫兄弟。
混亦有道。
两个粗人凑在一起商议了半天,最后达成共识,马金棍跑路。在当时的情况下,跑路是必须的,不过胡老海就算被打成植物人也断然不会报案,所以只要马金棍离开江北就很安全,至于要躲多长时间,只能听天由命。
如果说胡老海被打成重伤,还有康复痊愈的那一天,那么扛宝剑和马金棍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但胡老海是被打废了,他手下的兄弟忙活了一阵子就渐渐消停下来,所有人都想到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大哥废了,吾等需得自谋生路。于是原属胡老海的人马慢慢散到别的团伙里去,东区的二号人物胡老海从此只能在家种种花养养鸟。
虽然扛宝剑事前不知道马金棍暗算胡老海的举动,但别的人并不这么想,他们很认真很透彻的分析了这个问题:扛宝剑刚躺进医院没两天,胡老海就在家门口被人废了,不是他指使的还会有谁?而且拐三的胳膊肘似乎一直都朝着扛宝剑拐,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虽然没有答案,但大伙都得出一个结论,扛宝剑这人不能惹。
马金棍没有在外面躲很久,胡老海拖着残体回家之后,东区基本上没人再和扛宝剑作对,而拐三一如既往的照顾扛宝剑,帮助他树立自己的地位和威信,等到扛宝剑觉得时机成熟后,马上把马金棍叫回江北。
“胡老海卧了,再没人敢惹咱们。这天下,是咱哥俩的,”扛宝剑对马金棍说。
“我不图这个。”
“我知道!”扛宝剑重重拍了拍马金棍的肩膀。
一腔热血的马金棍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只所以把他放在五虎将第一位,并不是因为他比其他人出色,而是因为他和扛宝剑联袂上演了一出悲剧。
马金棍与扛宝剑关系一直非常好,有人传言,就在马金棍返回江北的当天,扛宝剑郑重其事的和他拜了把子。
传统拜把子那一套说词叫人听了不由热血沸腾: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话虽说的慷慨激昂,但几千年下来,真能做到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把兄弟总共有几个?
不过这套誓言有点太不人道,比如结义大哥出门不留神被大卡车撞死,结义小弟正洞房,一听大哥挂了,立即丢下新娘子上吊追随大哥而去……似乎太扯淡了。
所以说,义结金兰中的典范:桃园三结义的哥仨也没能做到同年同月同日死,二爷挂的时候备哥还当着皇帝,叫他一起抹脖子,他肯?
扛宝剑和马金棍却实实在在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了,我并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曾经拜把子,但他们终究死在了一起。(后章会有详细讲述)
五虎将之二,徐小弯。
其实五虎将中除了马金棍,其他人不太适合占用太多篇幅,不过既然已经提到了,就依次介绍其余四位简短的登台亮相。
徐小弯猛听上去似乎不太象是个爷们的名字,确实,这只是个外号,因为此人脸型比较特殊,从侧面看,极象一个腰果,又象一弯残月,所以得名小弯。(过去上学的时候特别淘,曾经有一个脸型与徐小弯堪称克隆的女性同学,于是弯月亮弯月亮的叫了人家三年,如今回想起来,分外惭愧。算着岁数,她也是早为人妻的人了,在此,郑重向弯月亮同学表示歉意,弯月亮,对不起)
徐小弯和胖五一样,天生就带着一副赖相,这尊荣如果不给国家添点麻烦那就真正说不过去了。这位仁兄倒没辜负自己的长相,从外表看,象个无赖,从性格看,就是个无赖,不但赖,而且很倔,很生。(生在江北话里意思就是倔强)
和马金棍不同,扛宝剑尚未在东区站稳脚的时候,徐小弯就已经混的小有所成,因为这人无赖,生,并且很麻缠,如果谁惹了他,不管有心还是无意,徐小弯必定有仇就报,对方没啥实力的,就动手干架,下手那叫一个黑,要对方有点分量,徐小弯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从此就跟这人耗上了,如同一只长了翅膀的癞蛤蟆,你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想方设法的恶搞,把人恶心的要死。特别是在徐小弯刚刚混迹社会的时候,几乎什么缺德事都干过。例如,张三得罪了徐小弯,小弯立即牢牢记在心里,混混之间矛盾的处理方法一般就是干架,干到一方服帖为止,但张三是有两把刷子的人,徐小弯明着斗他不过,需要用另类的方法让张三得到惩罚。
当天晚上十二点,事先定好的闹钟把徐小弯叫醒,他搓搓自己的弯弯脸,从被窝爬出来,裹着军大衣顶风冒雪溜到张三家附近。捡起地上的碎砖头,绕着圈把张三家前前后后的玻璃挨个砸一遍。
想想吧,深冬里飘着雪花的时节,一家老小睡的正香,猛然间几声脆响,屋子就变的四通八达,大风打着滚朝被窝里钻,谁能受的了?尤其是大半夜,被砸烂的玻璃也没办法重装,无奈之下,张三一家人只好弄点报纸塑料布堵着窗户凑合一晚上。
第二天张三划了几块玻璃把窗户装好,晚上十二点,徐小弯又踏雪而来……
总之一句话,你敢一直装,我就敢一直砸,打不过你就搞你。
诸如这样的报复手段,徐小弯多的很,十七八岁尚且这样,就更别说年纪大了之后跟着威风八面的扛宝剑,那真正是不祸搅的你痛不欲生不算完。说句不夸张的话,当时很多人看见扛宝剑就心里发憷,看见徐小弯则胯下双丸隐隐作痛。
祸搅的人蛋疼。
所以,只要不是大过结,一般人都会绕着徐小弯走,如此一来,弯哥自我感觉极其良好,自认为也算是东区叫的上名号的人物了。
不过赖并不代表天下无敌,先天痞子徐小弯也有自己害怕的人,扛宝剑。
扛宝剑到东区来的时候虽然有拐三罩着,但他自己没有人手,而徐小弯一直以来都以独行侠的身份闯荡江湖,跟谁都脸熟,却从不隶属于某位大混混,某个混混团伙。
这样两个人的故事非常热闹。
正如前面所说,扛宝剑口无遮拦,遇见胡老海这样的人还敢不留一点面子,更别说徐小弯,所以,向来信奉有仇必报的徐小弯就实实在在的惦记上了扛宝剑。
五大三粗的扛宝剑天天和马金棍混在一起,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徐小弯咂咂嘴巴:这壮汉子看样子不好放翻。
已经许久没人惹过的徐小弯觉得靠武力搞不定扛宝剑,就只得重操旧业。这时候得天气不算冷,但连砸他家半个月玻璃,也够人受的。
第一天第二天,徐小弯同志凯旋而归,把扛宝剑住处的玻璃敲得面目全非。
不过第三天事情就有点变化。
牛皮糖徐小弯准点到达,继续采用自己的手段报复扛宝剑。第一块玻璃被敲碎后最多1分钟,从黑洞洞的窗户上猛然伸出一根细长的铁管子。一脸得色的徐小弯并没发现这根铁管子,很卖力气的弯腰捡砖头。
轰的一声闷响,铁管子冒出一团火光外带缕缕青烟。徐小弯懵了,他感觉许多细小的物体呼啸而来,穿透自己的衣服后继续飞速前进,最终全部和肌肉组织融合到一起。略有几分见识的徐小弯痛苦的嘟囔了一声:兔枪!
兔枪是江北周围区县流行的一种土制猎枪,枪管极细极长,子弹是无数细小的铁砂。这种枪打击面广但威力较小,只能用来打打兔子和獾一类的小家伙。
徐小弯怕了,他头一次遇见砸两块玻璃主家就直接用枪轰的狠角色,于是徐小弯果断的带着一身铁砂撤退,并且永远打消了祸搅扛宝剑的念头。
之后不久,发生了胡老海事件,不明真相的徐小弯喉结一动,暗自咽了口唾沫,与胡老海相比,扛宝剑对自己还是从宽处理了,啥也别说了,找个庙烧烧香庆祝一下吧。
世事巧合,在以后一连串变故中,徐小弯稀里糊涂就混到了扛宝剑手下。扛宝剑虽然对敌人凶,但对自己人很不错,徐小弯捏着蛋子儿提心吊胆混了段日子,觉得乱拿枪轰人的扛宝剑并不是阎王爷,兄弟们谁有事,扛宝剑还是非常照顾的。由怕到敬,又敬又怕,二十多年来天马行空的徐小弯终于从内心深处真正服帖了一个人。扛哥,我真服了,从今往后,你指挥我,叫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五虎将中徐小弯的下场算是比较好的,只失去了右手两个手指,并不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
但砍刀,却再也握不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