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姐姐封妃
天气渐渐暖起来,不再冷的让我发寒,每每晨起听到清脆的鸟鸣声,心情也会出奇的好,双儿说得对,春天是生机勃勃有生命力的季节。我感受到生命力朝我扑面而来,因而气色也渐渐好很多。
自从与周子龙解除婚约之后,我也日渐宽心起来,就像那位给我算卦的老爷爷说的那般:一切自有天定。虽然从老爷爷留给我的那首诗中,隐隐能感觉到我不太好的结局,但是还没走到最后一步,谁又知道结局是什么呢?
双儿为我感到开心,她说她喜欢看到我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她说,小姐你没有心事的样子真好,不用板着冰山脸。我笑笑,她不知道,我的心里,还有娘亲这个结。但是我愿意相信娘亲是有苦衷的。也许真的有一天,一切可以冰释前嫌。
这天,阳光明媚。我坐在观花阁的小藤椅上,静静读着我的《樱花殇》,一部我非常喜欢的书,只是有点悲伤,女主人公上官静儿深深爱着男主人公莫一言,可是他们一个不说一个不知,致使一段良缘擦身而过。
我今天看到的这章是莫一言自刎于上官静儿面前,那嗜血的剑气震的樱花簌簌飘落,上官静儿哭天抢地的哭倒在莫一言身边。我看的心酸,脑海里一直浮现起那个凄凉的场景,忍不住掉起眼泪来。
正伤心时,双儿急急地跑过来,看到我微红的眼,焦急地问,“小姐,你怎么了?”我赶紧擦干眼泪,指了指我的书,她随即拿起来翻看几页,复又放回我怀里,有些埋怨的说道,“小姐,你怎么看这么悲伤的书啊?你本就性情冷淡,该多看一些积极向暖的才是。这春日无限好,你竟在这独自落泪,好生悲凉!”
双儿一板一眼颇正经的训起我来,我对她,气也不是恨也不是,知道她是心疼我。她突然止住声,像想起什么。
我遂问她,“你匆匆跑来,所为何事?”双儿踌躇着踢了踢石桌的桌角,有些欲言又止。“你且说吧,我听着呢!莫不是你又拿什么好笑事逗我。”
“今天大小姐封妃……宣旨的曹公公就快来了,夫人让我们都去大厅候着。”看她嘟着小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我笑着站起身戳了戳她脑袋。
“你呀,待会可不能这么一副苦瓜脸,不然夫人可饶不了你。”我虽嘲笑她,心里却苦涩不已,我刚解除婚约没多久,她就封为妃子,虽说是从小定下的,但这前前后后总共十天的时间着实让我伤感了一下。
罢了,一切自有天定。收拾好情绪,我一拍双儿肩膀,“走吧。”
到了大厅,众人已是聚齐。我看到爹爹正笑吟吟的与夫人交谈着,娘亲则在另一侧站着,偶尔插几句话。我向爹爹、夫人还有娘亲作揖问好。
这次我没有探寻娘亲的目光。虽说是心里的一个结,但终究不在表面露出。似乎经历那次算卦,我看开很多,越发显得不与人争。呵呵,诗上不是说“不与人争性比莲”么。
今天姐姐打扮的落落大方,素紫的裙袍,淡淡的妆容,微微有些胖的身体,衬得身体很是丰满,搭配一整套的配饰很是得体。此时弟弟佩毅正与她说着体己话,姐姐一改平日泼辣刁蛮的脾性,巧笑嫣然的与弟弟说笑着。
我走过去,由衷的夸了她一句,“姐姐,恭喜,你今天真美。”她也客套的回与我“多谢妹妹”之类云云。姐姐脸上的笑是真心的,但眼里还有一丝丝的鄙视和不屑。
我不在意,随即又与弟弟寒暄几句。正说着,一声“圣旨到”的声音传来。待众人都跪下后,曹公公细尖着嗓子念道,“今侯丞相之女侯佩晴,德才兼备,因封晴妃,明日即进京都。侯丞相接旨。”
众人一阵拜谢后起身。曹公公将圣旨交到爹爹手上时,一眼瞄到我,我看到他眼里快速闪过精光。遂问爹爹,“敢问侯丞相,这位可是小女儿侯佩茹?”
爹爹看了我一眼,恭敬地说道,“正是小女佩茹,因自小身子骨弱,不曾多露面,是以外人少见。”
哪知曹公公竟爽朗笑起来,“侯丞相好福气,生的孩子个个俊美,且看这小女儿,丝毫不逊色于这封妃的姐姐那!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只是,略清瘦了些。”爹爹也笑笑,深感欣慰。
我站在姐姐身后,看到她紧紧握住了拳头。曹公公又交代了进宫事宜,才笑着离去。
有仆子过来围着姐姐转,嘴里各种恭喜道谢的话,那群人中,我看到了我院子里的小梅。无所谓的笑笑,这侯府是夫人的,我不想与她争什么,也没什么好争的,只是她不喜欢我而已。我没做错什么,心安理得就好。
一一道别了爹爹、夫人、娘亲和姐姐,我就带着双儿回去了。留下来也没我的事。